邱凌:果农甜蜜日子的带路人

延安日报 2019-10-29 11:42 大字

?●丘凌(左)与延川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探讨水肥一体化

通讯员 张伟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在延川县的山梁沟峁间,一颗颗硕大的苹果在绿叶掩映间挂满枝头,引来游客们采摘品尝,这也是延川县10月间处处可见的丰收美景。

苹果是延川县的农业主导产业,更是全县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近年来,延川县努力做大做强这一地区优势产业,鼓励农民发展苹果及林下经济,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现代农业模式。县上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和方法,并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人才,邱凌博士便是其中之一。

邱凌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现代生物质能工程与技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与技术、农业生态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他带领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专利奖1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3项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延川苹果产业,种出又大又甜的苹果,同时有效利用产生的农林废弃物,邱凌博士及其团队,基于生态果园模式将农业、林果业和微生物技术紧密结合,通过厌氧消化技术、热解干馏技术,分别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沼渣、沼液、生物炭、木醋液、木焦油等宝贵资源,用生产的有机肥替代传统农药、化肥,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在做到农林废弃物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使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今年延川县降水量较以往大幅减少,但是大片果园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硕果累累。

在这苹果采摘的季节里,文安驿镇木军沟新村村民王宏荣一大早便来到自家果园开始了采摘,他告诉记者,这两年的苹果真是越长越好,而且现在都是肥料直接就送到地里了,不但节省了一大笔化肥钱,而且人也省了很多劳力。

“我种了17亩苹果,前半年雨下得少,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的拉水车、沼液车,还弄了水肥一体化,苹果比想象中长得好多了,依照今年市场行情预计能卖10万元,比打工强多了。”王宏荣高兴地说。

如今的王宏荣,儿女早已成家,靠着自家种植的苹果,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活,闲暇时间,就来果园瞅瞅,看看这一个个宝贝疙瘩,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同村的张永英的日子也因为苹果产业过得甜滋滋。“我种了12亩苹果,套了15万个袋,虽然今年没有下多少雨,但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这个滴灌可帮了大忙了,果树长势很好,果子看着喜人,预计今年比去年10万元收入还要多呢。”看着一颗颗肚圆个大的红苹果,老人开心地说着。

在邱凌博士及其团队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文安驿镇已经全部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综合灌溉。一条条细长的软管,将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果农的田间,这些有机肥不但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还能改善土壤品质、壮大枝叶、提高果品质量,结出绿色无污染的苹果。

邱凌教授还根据文安驿镇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特点,结合基地试验研究成果,编写和印制了绿色苹果生产管理年历,结合项目技术培训,发放给各乡镇和示范村,指导培训文安驿绿色苹果生产管理。

研究团队还深入延川县白家塬镇白家塬村和杨家圪坮镇去头村,开展沼液、沼渣、木醋液、木焦油系列产品在绿色果园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培训,向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团队研发的木醋液和木焦油系列产品,向示范户现场教授了产品使用方法和技术要点。

“邱凌是2017年到咱这的,他研究探索的果沼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了苹果品质和土壤质量,我们把这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3年来效果明显,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宋福生说道。

产业兴则乡村兴,以邱凌教授为主的技术人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科学技术将其变废为宝,做到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最大化,对改善延川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闻推荐

陕西省财政累计安排6300万元 支持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建设

本报讯(记者王嘉)陕西省聚焦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和中小企业特色载体建设,2016年至今省财政已累计安排6300万元,支持陕西省国家和...

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