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新形象凝聚新合力
包茂高速小河至安康段。 省公路局供图
本报记者汪曼莉
周秦汉唐文武圣地,钟声鼓瑟声闻于天。昔日汉唐盛景的陕西,如今正在焕发着新的光彩——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7位提升至第15位;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使454万群众住进新居,扶贫避灾生态移民搬迁让148万群众安居乐业;
交通瓶颈制约正逐步转变为促进发展的新优势;水的灵气正在全省聚流涌动,三秦大地更绿了,自然环境更美了;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00亿元,陕西经济腾飞的动力更加强劲;
在国家外交格局中陕西省的地位显著提升,元首家乡外交备受瞩目;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米”字型高铁规划等先后获批,“三项机制”效能加速释放,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形象良好,才能凝聚合力。这是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追赶超越的显著标志。过去的五年,陕西带给了世人崭新的形象,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一形象将得到延续、拓展和提升。未来五年,陕西省将坚持人文、社会、生态并重,在软硬结合、内外兼修中涵养精神、体现气派、汇聚力量,全面展示陕西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形象。
1 展现意气风发、自信自强的陕西人风采
2016年,陕西推出260多万条的“中国好人”线索,共有10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97人登上陕西好人榜,22人成为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
今年3月30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过去的五年,陕西人风采卓然,三秦大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坚守初心、勇往直前,在未来的五年,陕西省将继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优秀品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时代楷模”“三秦楷模”“陕西好人”等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学雷锋志愿活动常态化,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凡人善举,推进移风易俗,大力整治失德失范失信行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强化历史厚重、人文璀璨的文化风尚
文化是陕西形象的深厚底蕴。
过去五年,陕西省文化建设成果丰硕。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成功,“一带一路”系列节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第11届中国艺术节成功举办,讲好陕西故事成为共识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批文艺精品产生重大影响。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需要发掘和用好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追赶超越的精神动力。未来五年,陕西省将加强炎黄、周礼、秦汉、盛唐等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突出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强化红色文化教育功能,扩大根祖文化、丝路文化等影响力。加大文艺创作生产支持力度,培育更多大师级文艺领军人物,创造更多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峰之作。
3 形成尊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
2016年7月1日,商洛农民柯长桂11年冤狱终获平反,被商洛中院判决无罪,后获得国家赔偿130万元。从她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2016年9月26日,延川县人民法院原执行局局长刘改幸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死,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4岁。19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700余件,执结标的达2200余万元。从他身上,人民群众看到了政府和公务人员的勇气和担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尊法守法的自觉,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风尚。未来五年,陕西省将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搞好重点领域立法。以推进依法行政为重点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公正司法,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增强实效为重点推进全民普法,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以强化基层为重点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4 建设文明有序、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五月走进韩城,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干净整洁的街道,130多万株月季花竞相开放,扮靓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古城里,青砖灰瓦,雕花的木质门窗,斑驳的家训墙,满庭流芳的盆栽小景,一派古香古色。
彰显城乡特色风貌,是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陕西省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大省,在城乡建设中只有体现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风貌特色,才能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空间意境。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特色风貌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城乡特色风貌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三大区域城乡风貌特色鲜明,各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亮点纷呈,规划建筑成效突出。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突出山水资源、空间区位、历史人文等特色,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和谐宜居的城市。在以往的发展基础上,陕西省各地市将按照既定的发展方向,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精细化、人性化管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用建筑风格提升品位、用人文精神塑造气质、用良好生态增添魅力、用有序管理改善环境。
5 凸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自然风光
错落有致的树木绿地,平静广阔的清澈水面,一掠而过的各种水鸟,春末夏初的西安浐灞湿地公园,景色宜人,赏心悦目。居住在西安城北的市民郑煜,一边用手机记录着美景,一边高兴地说:“环境越来越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了。”
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生态建设是支撑。未来五年,陕西省将强化生态建设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深入推进以“护山、治水、育林、养田、蓄湖”为主要内容的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以秦岭、桥山为重点加强山体保护。切实守护好“两叶肺”。深入实施关中园林化、陕北大绿化、陕南森林化战略,确保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废弃化工场地治理。坚持柔性治水,推动治水理念由单一防水向防用结合转变、治水方式由工程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变。加强关中水系构建和黄河西岸生态整治,以河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渭河、汉江、丹江、延河、无定河等重点江河治理,推进东庄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建成引汉济渭及配套工程,恢复保护建设百万亩湿地,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系统构建江河湖库联通互济的有机水系,实现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铁腕治污降霾,以关中地区为重点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让群众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予涵通讯员张慧报道6月22日,市贸促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前往红色教育基地——路遥纪念馆、梁家河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在路遥纪念馆,党员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用心聆听,“路遥精神...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