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之永宁关(上)
《宋史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陕西》延安府延川县条载:“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省延水县为镇入焉。有丹头、绥平、怀宁、顺安、白草、永平六砦,安定、黑水二堡及永宁关。”绥德军条载:“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以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砦隶绥德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改为军,并将暖泉、米脂、开光、义合、怀宁、克戎、临夏、绥平砦、青涧城、永宁关、白草、顺安砦并隶军。”《金史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鄜延路绥德州条载:“关一,永宁。”《宋史》与《金史》记述:今延川县在公元1075年设置了永宁关,9年后划归绥德军辖。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金军占领陕北,仍设立永宁关,直至金亡。宋、金两国先后设置延川永宁关时间共计156年,其中北宋建置时间为53年。
宋、金所设永宁关,具体位置在哪里?有三种说法:一是姬乃军先生撰《延安史话》中记述:明代“留守陕北的最后一支义军,在首领钻天哨、开山斧率领下,盘踞永宁关(今延川延水关)。”认为永宁关位于今延川县延水关村。二是清道光《清涧县志卷二》古迹条记:“新关砦,在县东一百里。旧名永宁关,宋隶绥德军,金隶绥德州。其地面临圁水,东临黄河。今废,崖下大河有新关渡,即种公致河东之粟处。今浮桥遗址犹存。”“永宁城,在县东一百里新关渡,右侧城内石崖有石窑三,深可十余。种世衡储粟仓也,筑城设戍,以卫仓,基址尚存,今改为寺(注:永宁寺),如城名。”三是冯瑞荣先生在延安大学《陕北历史文化与杨家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撰《话古考辨永宁关》一文中记:“民国《延川县志·地理志》山川条记:吐延水:在县城东一里,即溽水,又名秀延水。《元和郡县志》:‘县有吐延水,北至绥德县流入。\’自清涧县南流入,经县城东南行至永宁关入黄河。秀延河流入黄河之入口处,在县城东南土岗乡大程村北侧,它在现时清水关附近,而延水关距秀延水到黄河入口处北清水关远多了。这是古之永宁关即今清水关的证据和理由之一。”
黄河流域是古人类发祥的重要地区,黄河两岸是古人生活栖息的重要地方。因此,黄河两岸的古人很早就往来于黄河两岸,渡河方式自然有夏天泅渡、冬天踏冰或船渡过往。百而千年,就在河床两岸形成了固定渡河的地方,俗称“渡口”。数千年后到中华民国的时候,秦晋两岸每隔十数里就有一处渡口,如清涧县境黄河长140里、就有8处渡口,延川县境黄河长134里、也有8处渡口。在这些渡口中,有的位于秦晋东西的交通大道上,随着民间往来、国民货运、军兵摆渡、粮资转运的需要,有的渡口上升为国家或地方官府管辖的关津,而大多数则为民间人流与货流的小渡口。
李世华编撰的《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中记述:远在唐代,就在关内道东侧设置有中等关津2处,下等关津一处、则为延州永和关。《宋史》地理志记述,北宋末于延安府延川县置永宁关,金国亦此。因此,唐永和关、宋延川永宁关,从唐至金末一直是国家级的重要关津。
研判唐、宋、金600余年间国家级别的重要关津永和关、永宁关具体位置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应在广泛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深入至相关的地方查看遗址文物,才能通过地理位置、交通故道、古城建筑、官府署衙、商贸易市、居民房舍、历史遗存等方面,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为此,我们于4月上旬到延川县延水关、山西永和关、延川县清水关、清涧县西新关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清涧县西新关(西辛关)
清涧县西新关(西辛关)村,现位于黄河西岸山头的西部山腰间,距黄河水有4里地,西南距延川县城近70里,距延水关村42里;黄河东岸是山西石楼县的东新关村。该村81岁的白先河老人带领我们查看了渡口:东新关老村位于河岸的二级台地上,民国年间曾住十余户人家,现在没有与渡口相关的任何古城古寨和码头遗址。老人说渡口西岸的老路(交通故道),位于河岸一侧的沟渠陡坡上,今名“放沟”。过去从山西过来的旅客与驮畜,下船后就进入岸边的“放沟”,走一里地便爬坡上山,经新关村沿杨山、大腰坪、高杰村到川口村,然后可往清涧县城,可往绥德县城。放沟石质山坡上的古道路面宽度不足一米,今已废弃。坡路左盘右旋,凸凹不平,陡峭难行。岥道路面上凸出的石块,有的高达半米,没有任何人工凿砌的痕迹。老人说,古时候过往马骡驮队走这里,路面经常临时铺垫,但很难走。
渡口南5里地,有近年来重修的“永宁寺”,尚存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四月八日所立建修永宁寺的“乐楼碑”。从碑文可知,永宁寺是在金末600年后的道光三十年修筑,与宋、金设立的永宁关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清道光《清涧县志》记述宋永宁关在清涧县东的新关,没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二、延川县清水关
明嘉靖《陕西通志卷之四·土地四·山川下》延川县条载:“延川县,永宁关在县东七十里黄河渡口,以通粮运,兵民便之。”清道光《延川县志·卷二建置志》关梁条记:“延水关,在县东南七十里,吐延川口。东临黄河,北(东)通山西永和县。唐改延水县,宋省为镇,入延川县。今为延水关,有渡。”“清水关,在县东南八十里,清水川口。东流黄河,北(东)通山西大宁县,今有清水关渡。”
从《陕西通志》记录永宁关的地理位置看,今延川县延水关和清水关基本都符合宋、金永宁关的方位与距县城的里程。延川县秀延水(辱水、吐延水、清涧水)流入黄河的地方,今名苏亚村。延水关在苏亚村北24里,清水关在苏亚村南10里。据清水关村61岁的村民刘志斌讲:中华民国时期,清水关村在渡口西岸的台地上,有住户近二十家,村里有河伯、关帝、财神三神合一的寺庙。今重新维修的寺庙内存有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记事碑。碑文记述:道光十九年,由“本关”的商、贸、工坊復盛荣、致和公、和成号、义信号、元盛染坊、万和厂以及葭州人魏崇等捐资修建石窑,祭祀三位神灵,以图久远。碑记表明清道光时期,清水关渡口较清涧的新关渡规模要大一些。但是,在清水关渡口上下,没有发现任何金代以前的码头、官署、城堡一类的建筑遗址。黄河渡口西侧的故道,基本和清涧新关的状况一样。过往旅客和驮畜,也是从渡口下船即进入现名为“背岔沟”的小沟,盘旋在陡峭的石质山坡上。路面宽度也不足一米,无人工凿筑的痕迹,属羊肠小道,远差于交通大道。河东为山西永和县于家嘴村,无渡口关卡一类的名号。
清水关南4里为会峰寨,寨顶有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记事碑。碑文前半部分刻记了捐资功德人的姓名,后半部分为28句的七言打油诗,赞美会峰寨悬崖突兀、峭壁嶙峋的险要之状,而其时仍称永宁关的关津却无一字,表明宋、金永宁关与明代清水关、会峰寨没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今清水关一带没有与宋、金永宁关相关的遗址与依据。
唐《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延州延川县条载:“吐延水,北自绥州绥德县(注:唐绥德县治所位于今清涧县折家坪村)流入。”民国《延川县志·地理志》山川条记:“吐延水:在县城东一里,即溽水,又名秀延水。《元和郡县志》:‘县有吐延水,北至绥德县流入。\’自清涧县南流入,经县城东南行至永宁关入黄河。”《延川县志》在引用《元和郡县图志》原文后增加吐延水“自清涧县南流入,经县城东南行至永宁关入黄河”字样,作为《县志》可以理解为宋、金永宁关位于今苏亚村附近,如果具体结论为秀延水“入黄河”的入口地方就是永宁关,没有任何文献记录与文物遗址的依据。
三、延川县延水关
延川县延水关位于今延水关村,黄河对岸是山西省永和县南庄乡永和关村。清康熙撰(民国十九年手抄本)《永和县志》卷一·舆地志·关疆域条记:“永和县治,西至永和关七十里,渡河即陕西延水关,再由延水关西至延川县七十里。”
因此,延水关、永和关本是黄河上的一处渡口,渡口两岸是两个名称。河西延水关村的渡口名称,在历史的演变中多有变化,而河东岸的永和关村,其名称从隋唐至今延续了1400多年,期间从没有改变,成为判断河西关名变化后具体位置的固定参照物。
延水关村与永和关村在远古时期已有人类居住。现场勘查发现,延水关村南王家渠村南侧山头台地上,为古人类居住遗址。遗址内曾出土战国时期的青铜削和秦汉陶器碎片,遗址西南1里有两处山泉喷涌,海拔700余米。永和关村东山头海拔720米,山台地上曾随手可拾秦汉时期的绳纹、麻点文陶片,台下海拔670米处有水量颇丰的山泉,即清康熙《永和县志》卷二·寺观条记载:“香严寺,在县西北七十里巅,有清泉,今罗汉洞。”
南北朝时期,今延水关村黄河两岸已发展为人口众多、商贸旅客往来的繁荣口岸,其时两岸均称为永和关。李世华编撰的《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中记述,远在唐代,就在关内道东侧设置有中等关津2处,下等关津1处,则为延州永和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魏、隋、唐各朝在永和关河东和河西两地设置了政权机构,其中唐在今河西的延水关村南设置了延水县。唐时永和关为下关,置有关令一名,秩从九品下,低于知县,还置有属吏录事、典事等。关令的职责是“掌禁末游,伺奸慝(tè,邪恶之意),凡行人与车马往来,必据过所(注:通行凭证)以勘之。”
周国祥 段双印
新闻推荐
毛世贤老人的退伍资料毛世贤老人“调虎离山”巧打蟠龙“兵法有三十六计,彭德怀就是用了调虎离山的计策攻下了蟠龙,断了敌人的军需供给,同时补充了我们的后勤保障。这一仗过后,西北野...
延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