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琪的“感恩”人生“全仗党的好政策!”
在村上没地的高耀琪,承包了30亩荒地,全部栽上了刺槐,如今1480株幼苗已经长成了树林。他说:“树一年一年在长高,我也一年年地变老。将来,它们长大了,也算是给子孙留下的一笔财富。”
从县城出发,向东行10余公里,爬过一道坡,就来到了李家千村。这里是残原,立地条件并不好,一些平整开阔的零星地块,大多是苹果园和枣园。果园与退耕还林的林草融成一片深绿,分不清哪是果园,哪是林草。
高耀琪的家很“气派”,被一同前往的任如意、张高虎、李加林等几位县老科协的同志戏称为“高老庄”。几孔石窑洞,精雕细琢的石质窑面,美观大方。厢房的几间新建窑洞更显洋气。院落两面依山,
面朝深沟。院前院内花草葳蕤,树木葱茏,满院瓜果飘香。“我什么都不缺,院里的这些全是绿色食品。上代人给我挣下几孔土窑洞,是我把它变成了石窑洞。就是儿孙们全回来,管够住。”高耀琪自豪地说。
在这个偌大的“庄院”里,常年只生活着高耀琪老俩口,三儿一女全不在身边,各有各的事业,只有节假日,祖孙三代才有机会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从乡武装专干、乡革委会主任、乡党委书记,到县畜牧局局长、县林业局局长、县林业中心主任,工作和为官多年,城市里我没有片砖寸瓦。父亲留下的那几孔烂土窑,就是我的家。”高耀琪说。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高耀琪于1996年回到村上。让他难堪和痛心的是:三十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先进村变得了无生机,人均纯收入还不足500元。
1999年,高耀琪高票当选村支书。“从年轻时当了6年村支书算起,先后在这村上当了18年的村干部。”可以说,高耀琪把生命中这18个年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乡亲们的脱贫致富事业。直到如今,他仍始终坚信“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封顶”,这颇为高调的话。这话从高耀琪嘴里讲出来,感觉并不刺耳,反倒很自然。他说,这些年来,
主要帮助村上办了以下几件实事。
解决吃水难,最受村民感激。经过2004年到2008年四年的努力,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引水上原,解决了原上果园的用水问题。村民刘越良,也是村委会委员,他认为这是解决了让他们祖祖辈辈最闹心的大事。如今,沟底和村边几个蓄水量达80立方米和100立方米的蓄水池保证了用水安全。在水利部门的支持下,每家院内还建成一块集水场,建有水窖一个,在果园新建了60多口水窖。
刚回村那会儿,连用电都不正常,不是你偷电叫公家停了,就是他欠电费让人家断了,要么就是电线杆坏了,用电管理一团糟,村里还欠电费1400元。2008年,他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木电杆换成了
水泥杆,更换和新配了新的变压器,电网改造了,电表入户了,通电正常了,电费每度由2元下降到
0.49元。
原来村里通往山下的只有一条7公里的羊肠小道。从2000年到2009年,在高耀琪及其全村人的努力下,这条村道不断升级改造,从土路、石子路,一直到上了等级的柏油路。高耀琪说:“柏油路修通使用也有两年多了,你看路的质量多好,没出一点毛病。许多地方也修这样的等级路,都烂了。我是亲自督战的,国家的钱不能白花,谁想偷工减料门都没有。”村民刘志亮感慨说,过去走羊肠小道时,村民们要卖点果子,要靠人担,翻山跨沟,根本卖不出去,而现在,村民们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都能卖上好价钱。
“我们村在全乡是率先退耕的,真是一步跟上,步步受益。那几户顽固观望的,现在后悔不已。”高耀琪感慨地说。他甚至认为,没有党的退耕还林政策,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一切令人鼓舞的变革都建立在党的这一好政策的基础上。
1999年,村上25度以上的坡地一次性全退了,种上了沙打旺、刺槐、红枣,可验收时只有259亩合格。第二年又验收了800亩,2002年验收了1050亩,2005年补充面积也就是超前实施的面积253亩得到验收。这样下来,全村总共有1400多亩退耕面积享受到了国家的钱粮补助,每年在这些退耕地里套种粮食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全村最多的户退耕30多亩,少的也有3到5亩。一亩享受180元管护费,这些年下来,享受了国家多少钱粮啊。后来,又延长享受年限,尽管每亩管护费减半,但对村民致富起着不小的作用。
邻村如李家河村、都家塬村在退耕上手脚慢,后来政策有调整,退了的没指标了,也享受不到相应的补助。同样的经济林,这里既有管护钱,又有经济收入。这村上也有几户“聪明人”,大伙退,他不动,结果年年承包别人的地来种庄稼,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高耀琪把退耕还林政策看作是党给农村的最大的惠民政策,他抓住机遇带领群众完成了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在他眼里,退耕只是拉开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序幕,也是一切调整的基础。他追述道,那些年光这税那费的,每人头上平均达三百多元,人逃也罢,躲也罢,跟村干耍泼也罢,总归是有很多的无奈。他刚回村的那几年,为了对付政府的催钱征款,有妇女竟然玩起了绝的:当着村干部的面脱裤子。“要是富裕,这丢脸的事谁会干?”他这样替他的乡亲们辩护着。
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村上早在2009年已形成了“双千亩”即:苹果、红枣(包括杂果)各千亩,一个104户505口人的村子,人均
果园面积达到了4亩。记者观察到,这里的苹果园的管理技术一点也不比苹果大县洛川差。高耀琪先后多次组织果农去安塞、延长、宝塔区学习苹果的管理经验,每年还协助县上春秋两季培训两次果业技术人员,这类培训同时可以辐射周边5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目前村上有50多名技术员,果农的管理技术日益提高。高耀琪管理庭院经济的技术是一流的,是务果的行家里手,长年担任县老科协常务理事、马家河乡老科协会长。
2009年,在新农村建设中,高耀琪又了却了一个心愿,协调资金解决了84户村民的通户道路,共1.2万米。在走访村民冯德张时,一条由石块与水泥胶合的小路把
我们带到了他家。“这就是当年村上最穷的人,看如今过的是什么光景?”高耀琪介绍道。这家院子很大,5孔石窑,三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都是有手艺的人,加上老俩口务果种庄稼,一年的收入超过10万。而就在1999年,提议冯德张当村民小组组长时,人们都嫌他穷,看不起他,反对的人不少。冯德张说,10年前,全村没有一辆机动车辆,即使有也没有路,而现在就不同了,全村光小车就有6辆。
高耀琪不喜欢村民们提说他的功劳,总是一项项地细数近年来党在农村推行的各项惠民政策,他的结论是:村民能有今天的富裕生活,全仗党的好政策。
“为人民服务没有封顶”
有着40多年党龄的高耀琪,在新时期用12年的时间,带领全村人铺平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在享受着丰收喜悦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困扰。
去年,村上新修果库12个,建精品红枣、苹果园各200亩。据保守估算,全村去年苹果产量70万斤,收入70多万元,劳务输出可收入50万元,杂果、红枣、葡萄、小西瓜等收入达40万元。全村去年总收入超过225万元,人均4500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跟高耀琪第二次回村当村支书的1999年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高耀琪有些自豪,又有些羡慕,那是因为他在村上没有一块地,收入再高都是别人的,为村民致富奔忙的他到头来两手空空,但他却乐在其中。
一次,乡上领导问高耀琪:“水、电、路、产业等问题都解决了,你还想要做什么?”他居然一时答不上来,憋了半天,终于蹦出了一句很豪气的新词:“为人民服务没有封顶。”
他怀念过去人心齐、思想单纯的时光,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问题困扰着他:“过去穷,人心齐;如今日子好了,人们怎么还不知足,更不晓得感恩呢?”他很清醒地意识到发展道路上的新问题会层出不穷,眼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对村民的理想道德教育,他感到无处下手,他颇为忧虑地说:“人心散了,国家花那么多钱建设的新农村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村南一公里处,有一片高耀琪栽植的刺槐林,30多亩,1480余株,长得有一人多高。他站在通往村里的柏油路边,指着那片长得密不透风的刺槐林说:“这也算是给子孙留下的一笔财富吧!”
其实,他留下的不止这一片亲手栽植的绿色,还有李家千村的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杜方远
核心提示:
“我想做的事,没做到,你高耀琪做到了。老干部退下来怎么发挥余热?你闯出了一条路子。”原省政协副主席、省老科协副会长石学友在延川县马家河乡李家千村枣果科技示范基地考察时无比感叹地说。
考察中石学友了解到,从县林业局局长岗位上退下来的高耀琪,回到老家李家千村担任村支书、村主任11年,带领乡亲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所做所为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让石学友感佩不已。去年10月,李家千村枣果科技示范基地被评为“陕西省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获此殊荣的全省共有两家,另一家在榆林定边县。
现担任村主任的高耀琪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在他的“感恩”人生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事是:1969年入党,入党之后就担任了村支书,他称之为“一步登天”。当年,他又被破格提拔为正式的国家干部。这成了高耀琪“感恩”人生的出发点,沿着这条感恩之路,他走得刚强、正直、无怨无悔。
“高老庄”里,幸福而宁静的平民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娜干雄焱)延川县各基层组织庆祝第三个“全民健身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健民活动。为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倡导全县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运动快乐的理念。延川县政府要求县属各基层...
延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