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幻化成雨,滋润每颗童心” 记省级教学能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德育副校长兰梅

延安日报 2018-05-22 15:21 大字

本报记者 高娜

自1998年参加工作,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德育副校长兰梅已经在教坛默默耕耘了20个年头。

20载春华秋实,让她从青春年少走向睿智成熟,也让她从一名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学校的中层领导。

20载风雨兼程,改变了太多人和事,承载了太多的苦与乐,但她的初心和梦想始终如一——“愿以青春为云,以爱心作风,幻化成雨,滋润每颗童心。”

最初的梦想

1998年,兰梅从延安师范毕业后,被分配至延长县安沟中学任教。站在自己工作后的第一片阵地,望着办公室用塑料地膜封起的窗户和一方形状不规则的土炕,初出茅庐的兰梅并没有感到沮丧和失落,反而异常兴奋。

“起初我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太多深刻认识,我家7口人中就有6名教师,所以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对我来说是水到渠成的。”兰梅坦诚告诉记者。

在安沟中学,兰梅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荣光。“那是段快乐的时光,在那里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尊重,那种质朴的热情让人难以忘怀。”

1999年春季,学校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兰梅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初二年级一个成绩非常好的男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正当老师们为他感到惋惜的时候,事情又突然有了转机。后来她才得知,孩子的学费是父母将家里仅有的一头牛卖了之后才凑起来的。

兰梅被深深震惊了,她深知那时的农村,一头牛对一个贫苦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是从那时候起,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这份职业对家长们来说意义有多重大。“父母倾尽心血将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这样一份无声的、沉甸甸的嘱托,我一定不能辜负。”

梦想和责任的种子,就这样开始在兰梅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一路伴随着她,朝着更好的自己进发。

教学的一把好手

在教学上,兰梅也是一把好手。当然,在成为教学好手之前,她所经历的探索和钻研也必定是长期而艰难的。刚到附小的时候,兰梅还对自己满怀信心,但不久之后,她就陷入了迷茫。一股脑从别人那里吸收了太多经验和方法,反而让自己的教学没了方向,成为一盘“大杂烩”。

“如何寻求突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授课风格?”兰梅苦思冥想,开始在学习和钻研中提升自己。政治、新闻、教学动态、国学常识、科技文化……她博览众书,不断充实自我;备课、听课、研讨、交流、外出学习……她潜心钻研,不断拓展升华。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12年,她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赛教。“备战那段时间,我对课程的研究和学习就更频繁了,每天都要奋战到很晚,以至于到最后,我甚至感觉每讲一节课,教案就会像一排排的立体字浮现在脑门儿上方。”提到准备赛教的那段日子,兰梅逗趣儿地说。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踏实与坚持,她逐渐形成了自己开放新颖的教学风格,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市教学能手”“延安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教学能手”。

德育工作“智多星”

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同时,兰梅还兼顾德育工作,给学校出过很多“金点子”。

看着学生们每天放学后站路队的场景,她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朗读些经典篇目,长期坚持下来,一定可以为他们积累可观的文化知识。”不久,由她精心整理的《延职附小路队朗诵篇目》“问世”了。

如何让孩子们持续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兰梅又有了新点子:在两个校区分别打造一座“心灵小屋”,聘请心理辅导师为孩子们排忧解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富足的物质生活让很多孩子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那如何让这些“花朵”更坚强呢?兰梅又有了好主意,她协助校长策划实施了“红领巾假日小分队社会实践活动”。从2016年寒假开始,由辅导员协助,队员们自发组织,开展了为老红军送欢乐、为新城播种一簇绿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社会,磨练自我。

“德育有时候看不见,但它却很实在,你需要一双拨云见日的慧眼,只有这样,才能将孩子们的‘底色\’打好,让他们绘出更加绚烂的风景。”兰梅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冯康:奋斗出来的好光景 通讯员 李宇航 本报记者 方大燕

“等年底这几头猪出栏了,我准备把猪圈再扩建一下,明年再多养几头猪。”正忙着喂猪的冯康笑着对记者说。今年35岁的冯康是延...

延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