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颈琵琶苦行吟
刘忠元演奏曲颈琵琶 榆林日报杨彬摄
榆林日报记者 郝彦丰
有一种琵琶,叫曲颈琵琶,即琵琶上端的“颈部”(也称“相位”)是向后弯曲的,近直角。弯曲部分的顶端又有一尖角,形似蝎尾,用于悬挂多余的牛皮弦。整个琵琶长约1米,音箱呈梨形,四弦。演奏时,还需配套蚂蚱、刷板、羊角拨片、惊堂木等一些小物件。
曲颈琵琶流传于延安市延长县。县文化馆专门为我们沿黄公路采访团安排了一场演出,因地点在县城中心广场,观看者众多,而演奏者仅为一人,叫刘忠元。只见他头裹白羊肚手巾,身穿陕北风格的演出服,坐在一个木凳上卖力地弹唱。曲颈琵琶发出的声音倒是特别,古朴淳厚,粗壮雄浑,但他的说唱内容,我和采访团的几个成员当时一交流,都说基本上没听懂,本来方言就浓重,又唱腔古怪,只隐隐感觉这是另一个版本的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就来源于曲颈琵琶,两者表现形式一样,都是弹唱。但曲颈琵琶只传承盲人。”演出结束后,刘忠元介绍说。这时,大家才知道他的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见,另一只也看不清楚,刚才一直以为他是闭着眼睛忘情演出。
曲颈琵琶缘何只传承盲人?这与一个传说有关,即关于曲颈琵琶的“蝎尾”来源。周朝时,有个盲人双目失明,生活无着,遂跳河准备自杀。突然,河岸上伸过来一根巨大的蝎子尾巴,把盲人钩上岸。原来救盲人的是个蝎子精,蝎子精对盲人说:“我送你一件宝贝,你就有救了。”于是,蝎子精摇身一变,变成一件像蝎子形状的东西,拍击有声,弹拨发出“琵——琶!”之声。盲人就抱着这个东西走村串户,弹唱乞讨。这本是个传说,但流传甚广,所以长期以来就形成“曲颈琵琶是瞎子的一碗饭”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并一代一代遵守传承。
说起传承,刘忠元忧心忡忡。从17岁开始学艺,到今年46岁仍在弹唱,他与曲颈琵琶结缘近30年。这些年,他东奔西走、走村串户,总是不忘打听哪有盲人,然后找上门问人家是否愿意学艺曲颈琵琶,将这门“手艺”继续传承,结果收效甚微。曾有个盲人跟随刘忠元学习了三天,终因听不懂唱词而放弃。一直以来,曲颈琵琶只在盲人间传承,所以曲谱唱词基本没有文字记录,全靠口传身授。目前,延长仅有4个盲人在弹唱曲颈琵琶,其中刘忠元是年龄最小的,他们都没有收到徒弟。
刘忠元认为,现在的盲人不再热衷学艺曲颈琵琶,主要是因为“挣不到钱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单调,对曲颈琵琶弹唱很稀罕,盲艺人演出场次多,每月的收入比很多“公家人”的工资还高。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曲颈琵琶也就逐渐没了市场。目前,偶尔有人迁新居、做婚嫁等还邀请演出,但演出费仅一二百元,且这样的机会有时可能一两个月都遇不上一次。
“现在确实没办法了,只要有人真心想学(曲颈琵琶),即使明眼人,我也愿意教,总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了。”刘忠元不无担心地说。
据了解,延长曲颈琵琶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地政府部门也开始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这一民间艺术。如,改善现有盲艺人的生活条件、改编传统曲谱以适应现代人的欣赏需求、开设培训班等。
但愿,能见效!
新闻推荐
保险助推陕西扶贫攻坚再出实招 农高会上6县区获签一揽子保险惠农协议
“虽然今年玉米价格不如往年,但是今天我们实实在在地把100万元保险理赔款拿到手了。这项惠民措施,真是给我们农户吃了‘定心丸\’,给玉米种植户的收益上了一道真金白银的保护伞。”11月5日,杨凌...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