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齐朝前走 —延长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纪实
农村新型民居
—
四月的延长,春意融融,生机盎然。记者踏上了这块迸发出无穷活力的热土,访官员,会农民,探乡镇,进社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时刻被几种截然不同的氛围所挟裹:在县城繁华喧闹和高楼林立的展示中,让人感受到现代潮在这座山城日夜涌动;在小城镇,让人在恬静中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栖居,因为繁荣与朴素在这里得到一种完美的契合;而在农村社区,那映掩在绿树丛中的一排排新型民居洋溢着一种田园牧歌情调,让人的身心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不是一种诗意的表述,而是一种写实。今日的延长,在县城、乡镇、新型农村社区,呈现给人们是统筹城乡发展中所展现出的不同场景。
在当前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延长县,紧紧围绕“果菜富民、油气强县、项目支撑、城镇带动”发展战略,按照“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做美乡村”的思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全力加快基础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向农村延伸,扎实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越走越矫健,城乡之手越握越紧,更让延长在加速城乡融合中展现出发展新魅力。
政策保障下好城乡“一盘棋”
在延长县城东南方向的安沟乡中心社区,76岁的常福兴老人于去年9月份就住进了两室一厅的单元楼。房子在2012年就已修好,是安沟乡中心社区建设中建起来的保障房。去年7月遭遇了强降雨灾难后,这里的房子派上了用场,全部用来安置自愿进中心社区的受灾村民。
可是,对于同样居住在安沟乡中心社区的刘强来说,要不是因为老家的窑洞在暴雨中严重损毁,他肯定不会这么快就搬进社区。因为修建水库,老家高家川村的房子被征迁,早就在这里买了房子的刘强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搬出窑洞,直到遭遇了去年7月份的雨灾。
“其实,住单元楼挺好的,别看地方小,厨房、厕所啥都有,又干净又方便。冬天还有暖气,再也不用搭炉子。”以前总怕离开窑洞会不习惯的刘强去年终于改变了想法,“再说政府补助了这么多,自己花得只是小头。我们夫妻俩又在楼下开了个小餐馆,每月的毛收入就将近两万元呢!”
好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加速器”。延长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了《延长县关于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延长县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配套政策》、《关于支持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年度工作安排意见等相关文件和政策,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持用统筹城乡发
展的理念指导规划布局,完成了城镇和产业布局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城区规划等规划,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规划体系,给延长的城乡建设展示出一个美好的愿景。
在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延长县用足用活省、市有关建设用地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办法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及时调整用地计划和服务重点,盘活土地资产,优先保证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项目向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倾斜。
“整合资源发挥拳头效应。”这是延长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下的一招妙棋。在以往“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基础上,探索试行“先定菜谱,按谱成席”的资源整合模式,按照“政府统筹、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部门共建”的思路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保障房建设等各类项目,把各类资金作为“粘合剂”和“酵母”,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有序“集结”,合力攻坚,拼盘使用,集中用于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但没钱办的大事。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该县还建立了统筹调度、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县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县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别设立了城乡统筹发展办公室、重点镇建设办公室、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办公室、财政性资金整合使用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本着“产业支撑、城镇聚集、公共服务、政策引导”要求,县上将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分解为能源化工、绿色产业等十个板块,落实到各部门单位,纳入全县综合考核。由县纪委、县委考评办、县政府督查室、城乡统筹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城乡统筹重点工作督促检查,并通报相关情况,促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以城带乡两翼齐飞展新颜
晨曦初露的清晨,延长县雷家滩广场上一派热闹景象,这边练太极的队伍剑影游弋,那边的扇子舞羽扇齐动,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站在翠屏山公园上,看碧水穿城,苍翠簇拥,百鸟争鸣,沐习习山风,闻鸟语花香,真叫人忘却尘嚣,心旷神怡,处处展现抒情诗般的优美流畅;傍晚时分,人民广场、县委广场,张家园子文体广场市民聚集,健身舞、秧歌队吸引着周围的市民从家里走出来,或参加活动,或散步休闲,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居住在文苑小区的王晓梅老人天天都要参加人民广场的健身舞,她说:“过去每天下班后没啥事,就约几个朋友打麻将,现在县城的各种休闲场所多了,可以跳舞、练太极拳,既能休闲又能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小区有不少的居民每天下午都到这里跳舞。”
熟悉延长的人都说,最近几年,不仅延长县城变美变靓变得可爱了,而且各乡镇和农村社区的面貌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活力四射的和谐宜居小城镇和农村社区渐显端倪,犹如一幅幅美丽画卷迎风铺展。
“让家园更靓丽,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勤劳务实的延长儿女共同的期盼和不懈追求,更是民生为重的延长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决心。近几年来,他们将“城镇带动”推到显著位置,坚持经营城镇与建设农村两轮驱动,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撑、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体系,形成城乡互动、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共建共融,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城里美、乡下靓的面貌正在这里渐渐地呈现。
经过科学论证和系统分析,县委、县政府将延长定位为“以石油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的商贸发达的现代化小城市”,确立了“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激活城市经济,打造精品城市”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根据延长县城“两山一川一河”的地形,将发展布局确定为带状组合式布局模式,形成“一河两心三片”的功能结构:一河即延河,两心即东部主中心、西部次中心,三片即老城区、新城区、王家川小区。坚持空间拓展与完善功能相结合,采取“市场运作、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办法,通过盘活土地、多渠道融资等手段,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一大批体现城市特色魅力的重大市政建设项目相继建成。2011至2013年,该县城市建设中共实施59个项目,完成投资14.5亿元。其中占地1100亩的
延长新城,总投资28亿元,将城区面积由5.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新城区的扶贫移民小区、安置房、幼儿园和公检法司业务用房即将投用,20万平方米限价房主体完工,市政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新城建成后,不仅能解决3000户进城农民和5000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也将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增长。
发展新城区,不忘老城区。近两年来,该县旧城区完成了翠屏商住小区、印刷厂小区等开发建设,温馨家园、延水新城、富安馨苑等商住项目主体完工,明珠小区、影剧院小区开工建设,小南窑沟农贸市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县城供水、道路、电网改造工程建成投用,并新建了文化运动长廊、体育综合健身馆、标准体育场等一批公共娱乐休闲场所。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有序推进,老城区布局更趋优美,立面更加美观,承载、聚集、服务功能显著提升,让城市更添活力。“延长越变越美了,县城越来越靓了,环境越来越好了!”面对着家园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少延长人不由得发出如此的惊喜和喝彩。
小城镇建设是延长县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依托工业园区和集贸市场,县上把重点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追求,发展要与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相统一”的理念,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快节奏推进,下大力气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走出一条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加快建设、重点推进、健全基础、完善功能的小城镇建设新路子。2011年至2013年,黑家堡、张家滩两个市级重点镇共实施项目42个,完成投资3.7亿元,建成一期保障房、广场、河堤、桥头公园等,二期保障房、供水、道路、管网、绿化项目正在实施。城乡基础设施逐步走向一体化,加速了物流、人流向小城镇的转移集中,成了广大山区农民群众融入城市的桥梁和跳板,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农民就业,让农民享受到更多城镇化生活,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5.2%。
按照农村建设管理社区化的要求,该县规划建设安沟、郑庄、杨家湾等7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让农村人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让城市和农村同发展、共繁荣。2011年以来,共实施了公租房、河堤、供水、道路、绿化、幼儿园、产业培育等179个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一些搞特色小吃、服务业、棚栽业、汽车维修业等个体户沿着社区中心大量集聚,初步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经济“聚焦圈”。社区内过去让人头痛的管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环境卫生有人管了,村民们生了小病有地方看了,社会治安明显好转,邻里间和睦了。
“政府要在咱村修广场、建公厕、装路灯。”雷赤镇白家村的村民看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建设规划后,村民们满怀喜悦地奔走相告。“咱农村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这么好的设施。政府把咱们想办的事情办了,把没想到的也给办了。现在的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了。”62岁的赵战国老人动情地说。
像白家村一样,延长县首批启动的31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示范村都拿出了详细的规划。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进程中,延长县抓住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这个核心,按照居住集中化、设施城镇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的“四化”要求,以实现“布局科学、居住舒适,产业发展、生活殷实,设施完善、生活便利,村庄整洁、管理有序,文明礼仪、社会和谐”为目标,突出抓好乡镇驻地村庄、中心社区、灾后集中安置村、公路沿线村建设,到2016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结合县情实际,他们在明确工作思路的同时,把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灾后重建、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相结合,实施农村安居、创业致富、环境优化、公共服务、素质提升五大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村、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一个个美丽乡村在延长的山乡间成长起来,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给屋里做一个隔断,把厨房与客厅分开。新刷的墙再晾一晾,简单地装修一下,用不了多久就能搬进新家了。4月17日,延长县七里村镇白家川村,一群人正在忙碌。看着正在装修的新房子,70岁的康宁耀老人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去年7月的强降雨毁了他家的三间窑洞。8月初,暴雨初歇,在当地政府的组织指导下,他与村上53户受灾群众一起集中修建了5排158间平房,他们一家五口建了3间。
“居者有其屋”,有了房子就有了希望。和康宁耀老人一样,灾后,房子成了受灾群众最大的期盼。雨情一结束,延长县委、县政府立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灾后重建上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实施灾后“安居工程”,
将全县1.2万户房屋倒损户全部列入重建规划,就地就近安置5808户,城镇社区安置6443户,撤并自然村137个,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100个。目前,已有6389户迁入新居。
构建城乡共荣的美好家园,是延长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如今,延长城乡正在向平等的目标迈进,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距离正在一天天缩短。
做强产业夯实发展“硬基础”
走进集科技推广、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延长县郭旗设施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瓜棚里工人们正按照统一流程忙碌地对瓜苗进行修剪,大大小小的香瓜挂满了瓜藤。工人王莲芳抬起头来,一边擦干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土地流转后,我被聘为示范园的一名职工,不仅每月都能领到2800的工资,另外每年还能拿到一笔土地承包费。”
王莲芳是徐旗村村民,她家的1.2亩土地流转给园区后,与公司签订了长期务工合同,摇身一变由“农民”变成“工人”。现在,她每天都在家门口的园区上下班,过着“在家里吃饭睡觉,在工厂里上班”的“产业工人”生活。
记者在这个规划建设面积达580亩的示范园区看到,园区主要种植蕃茄、辣椒、西瓜、香瓜等无公害瓜果蔬菜,并且都是反季节大棚种植。在经营模式上,采取“抓两头、放中间”方法,也就是公司搞好优质苗木的供应和产品的精包装和销售,中间生产环节优先承包给土地流转户。“园区内农业机械化使用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绿色食品生产率达100%,年均增收1050万元以上,并可辐射带动周边的郭旗、黑家堡、郑庄和七里村四乡镇蔬菜生产面积4000多亩,1300多户菜农,年可增收8000万元以上。”县农业局副局长孙春平向记者介绍说。
“城乡统筹发展,富民是首要之举。”延长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并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点,依托产业园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油气化工并重的工业经济格局和产贮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
实施能源化工项目,推进工业强县。2013年,西区能源化工园区延气2井天然气液化厂实现产量18.7万吨,产值7.1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总投资50亿元的延长油田伴生气循环利用项目完成征地和项目可研评审,厂前区和净化厂开工建设。东区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244万元,入驻企业11家,实现产值2.5亿元。钻探油井351口,天然气井105口,生产原油49.2万吨,天然气3亿方。15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前期测风工作,进入可研阶段,2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完成选址、初勘和附着物登记工作,两个清洁能源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富民。按照“塬区苹果、川道棚栽、沿黄花椒、全县草畜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全面推广“以畜养沼、以沼促果、以果带畜”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加快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实施苹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幼园管理,建成市级苹果示范园12个、县级示范园80个,培训果农3.6万人次,2013年实现果品产量21.8万吨、产值6.5亿元。打造高效设施农业半小时经济圈,建成张家滩、安沟果业园区和黑家堡、郭旗棚栽园区,建成大棚625座,启动郑庄等5个乡镇拱棚产业示范点建设,新建拱棚250座,实现瓜菜产量11.5万吨,产值1.9亿元。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社49个,新建规模化标准养猪场56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2个,生猪存栏13.8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92亿元。全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6.5万亩,造林绿化4万亩,治沟造地1.4万亩。
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城乡就业。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亲商、富
商、安商的创业环境。目前,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4955个,从业人员2万人,实现增加值9.33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7%。
延伸链条公共服务均等化
孩子上学免费了,看病买药价钱更低了,养老有了保障了,低保标准又提高了……如今在延长老百姓的眼中,这样的好消息正接踵而来。细数起身边的点滴变化,延长县安沟社区的常福兴老人兴冲冲地说:“现在的生活真是有滋味!”
“城乡发展一张网,编织和谐新生活。”延长县坚持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制定出台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农民进城镇、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做到公共财政普惠于民,织就一张张惠民利民的“幸福网”,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民生重千钧,惠民贵在行。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实现城乡教育并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教育管理,整合教育资源,完成农村校点撤并,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建设,灾后重建完成投资3300余万元。落实“两免一补”、“蛋奶工程”、“贫困生救助”等政策。二是实现城乡医疗卫生并轨。实施基本药物“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启动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和公立医院改革,投用县医院、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县医院加入延安医疗集团。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大病基金统筹和职工互助保险工作,推行民政救助对像医疗一站式及时结算制度。三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并轨。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项保险范围,农民和城镇居民基础养老保险金实行统一标准,全县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四是实现城乡住房保障并轨。构建起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廉租房、公租房和移民搬迁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建成投用各类保障房2686套,1704套保障房主体完工,灾后重建3000套保障房达到正负零,荣获“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十佳县”称号,扶贫移民搬迁7100人。五是实现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并轨。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学生措施,制定了大学生、零就业家庭、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等政策,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05人,劳务输出2.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11至2013年,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12949人。城乡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其屋、贫有所济的和谐目标,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以前总羡慕城里人。现在,城里有的我们这儿都有,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越来越模糊了!”如今,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此感同身受。
在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延长如一匹奔腾的骏马,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雷霆之势,尽情展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飒爽英姿,不断抢占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地。而今,延长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乘风破浪,勇于探索,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并逐步呈现城乡互融、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公共服务。
城乡统筹兴大业,延长大地谱华章。随着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延长县驶入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同创和谐的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延长人民凭借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苦抓实干,开拓进取,一个富裕、生态、幸福新延长必将成为现实。
李国强记者强国峰
新闻推荐
富县宝塔区志丹县安塞县延长县宜川县黄陵县吴起县排名县区洛川县考核得分1延川县10.98920.90630.88540.62950.59660.43670.35780.302910子长县0.29611甘泉县0.21212黄龙县0.13113说明:本季度仅考...
延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