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吴起生态巨变

延安日报 2019-09-04 11:24 大字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刘嘉欣目睹吴起县退耕还林成果后发表感言

本报记者 郑鹏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延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及退耕还林20周年主题采访团向吴起县出发。一路上车窗外全是被雨水“冲洗”过的各种植物,嫩绿、浅绿、深绿,各种绿扑面而来,走在高速公路上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车辆刚刚驶出高速公路,路边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宣传牌把我们从绿色的“海洋”中拉回了现实。

8月27日,下了一天的雨停了,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觉得神清气爽。远处的山头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采访团来到吴起县退耕还林纪念馆采访,该馆位于大吉沟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内,以退耕还林重大决策事件为主题,以退耕还林历史进程为主要内容,采用大量高科技手段,将数字沙盘,电脑触摸平台,4D电影等现代声、光、电、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充分展示了延安生态文明建设及退耕还林的历程。

一进大厅,多媒体电子屏和实景沙盘就展现在我们眼前,综合表现了全国退耕还林地域的地理地貌。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是陕北生态环境的恶劣,灾害频繁发生,使得群众的生活困苦的图片。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陕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讲解员介绍,1997年-1998年,吴起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解决吴起生态与生存的矛盾,探索和实践“双赢”寻找“药方子”,开始了退耕还林。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退耕还林的“时光隧道”,开始感受退耕还林所带来的陕北大地由黄到绿的神奇变化。刚刚进入通往二楼的“时光隧道”,楼梯两侧的墙是土黄色的,给人一片苍凉之感。沿着楼梯往上走,墙上的灯光慢慢由黄变绿,直到最后变成浓郁的绿色。楼梯灯光的变换,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体验到了陕北大地的生态变迁。

一出时光隧道,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兄妹造林的蜡像。兄妹二人的蜡像形象逼真,身后是人造山坡实景,全面展示了整地、种苗准备、造林、浇水等全过程。再向前走,展馆墙上的一张张退耕前后的对比照片,以及退耕后出现的上百种鸟类照片,让采访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生态修复后的巨大变化。展览的最后,EOS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吴起的地貌轮廓,与毗邻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

吴起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广亮向记者介绍,1998年,吴起县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决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县整体封山禁牧,1999年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退耕后,他们对农民进行了“保姆式”服务,农民种什么,在哪里种,他们都要进行全方位讲解,手把手指导,使得农民在耕地减少后,收入反而增加。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22元,较1997年的887元净增11135元。

2003年,吴起县围绕“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理念,把大生态作为大产业来经营,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路子。2017年以来,县上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环保农业,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3.79万亩,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如今的吴起,虽然没有水乡江南的柔和,也没有大漠边疆的沧桑,却有着北国风光的一番独特魅力。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刘嘉欣是甘肃人。在看过退耕还林纪念馆后说,从退耕还林纪念馆,她看到了陕北生态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延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非常震撼。

新闻推荐

红色吴起:几代人传颂红军故事

张瑞生向记者讲述三碗剁荞面的故事□记者张姣姣文/图历史如风,硝烟散尽,70年之后的吴起镇已找不到多少当年红军浴血奋战、...

吴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吴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