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实事的好后生 记吴起县庙沟镇大岔村第一书记冯正利
通讯员 温巧莉 本报记者 方大燕
“李洲全身瘫痪不能动弹,身体瘦弱,全靠药物维持生命;郭志海家门口的土路被雨水冲断需要尽快修复;李宝贵从小残疾,行动不便……”翻开吴起县庙沟镇大岔村第一书记冯正利的民情日记,上面整齐地记录着每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冯正利2011年7月大学毕业,9月加入大学生村官行列,担任庙沟镇楼坊掌村大学生村官、村支部副书记,2018年2月成为庙沟镇大岔村第一书记。
大岔村是一个合并村,也是一个山岭村,条件相对落后,村里有519户1680人,其中贫困户77户207人。刚到大岔村时,有的村民戏谑地说:“你一个大学生不在城里好好待着,来我们这个小山村干啥。”边说边用怀疑的眼神上下打量他。冯正利听了自然不好受,但这也让他明白,如果在这里做不出实事来,是无法赢得村民认可的。
于是,刚到村上的他就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真正做到了“弯下腰沉下身,勤走访唠家常。”没多久就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冯正利在走访时发现,村上没有像样的集体产业,村民们除了种苹果也没有其他致富门路。他和村“两委”干部、帮扶工作队结合县、镇发展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及大岔村的实际情况,最终将大岔村长期产业确定为苹果、药材种植;短期产业以养殖牲畜、特色种植为主,其他零散养殖为辅。
在发动村民种植苹果、药材时,有很多村民反映“耕地种了苹果、药材,没有余地种粮食了怎么办?”面对群众的疑虑,冯正利耐心解释说:“我们现在用种粮食的土地种苹果树、种药材,三年后我们的苹果、药材收入就是现在种粮食收入的好几倍,一年收入能顶种粮食几年的收入。而且我们还发展了短期产业,有国家的产业补贴资金来弥补我们的收入空缺,只要大家好好干就一定能脱贫致富。”通过及时沟通、讲解政策,群众的疑虑被彻底消除。
“三年之内不减收、三年之后稳增收。”这是冯正利的工作目标。大岔村的苹果园数一数二,其中会庄梁千亩果园被延安市现代果树研究中心定为吴起县三个市级派驻技术员帮扶发展的苹果示范园。大岔村支部书记张彦虎说:“小冯来我们村后,争取到了市、县苹果技术员实地指导培训4次,培训果农160人次,掌握技术后我们对发展苹果产业充满信心。”
贫困户李俊文说:“在冯书记的帮助下,我种了12亩苹果树,三年后就能结果,还种了10亩杂粮,去年我家收入2万多元,今年肯定超过去年。他真是个能干实事的好后生。”
如今,大岔村的一片片苹果园郁郁葱葱地从山顶延伸至半山腰,一排排养殖圈舍整齐地坐落在房前屋后,一个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如诗如画的美丽富裕新农村正在形成。
新闻推荐
李长春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比对实验数据通讯员贺贵荣本报记者王锋吴起人的一天,是从早餐桌上的包子蘸醋开始。每一瓶香醋,都是...
吴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吴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