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实现机制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继军 徐艺方 肖贤 王晶

陕西科技报 2021-03-17 09:35 大字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要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综合而言,丰富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体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群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聚焦难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精神生活的问题表述

供需错位:内容供给存在偏差性。基层政府满足农民精神生活的过程,也是基层府服务规划和服务设计的过程,更是基层政府积极作为的过程。在这其中,应当尊重农民群体的意愿,坚持农民需求导向,树立科学服务理念,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无缝对接,规避供需可能存在的偏差性问题。

供给差异:服务供给存在失衡性。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要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供给平衡,突出整体性发展。为此,需要始终坚持整体性设计与科学布局,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服务策略和服务规划,以满足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需要。但是,由于缺乏参与式调查和参与式规划,有的社会服务设计缺乏统筹性布局,使供给服务出现模糊化及失衡局面,长久以往,这对地方促进农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服务水平:专业供给存在局限性。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要专业化的队伍和专业化的引导,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实现专业组织社会服务的有效性,进而增强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多彩性。但是,由于专业化人才队伍、专业化社会组织的缺乏,专业化服务未能及时跟上,使农民精神生活的高质量社会服务供给面临一定困境,农民群体需要的精神生活还不能完全得到有效满足,农民精神生活相对单一,局限性亟需得到有效转变。

实现机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精神生活的实现机制

多元化:以多元化回应需求多样化。从现实来看,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需要多元化多样化,并非哪一主体能够独自完成。可以说,这对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这也对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应当制定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清单,根据农民群体的需求清单制定服务供给清单,实现精准服务精准对接,以多元化回应多元化,回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切实增强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能力,从而增强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科学化:发挥政府规划设计整体性。丰富农民群体精神生活并非易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调查,统筹规划,科学、有效、整体同步实施系统政策机制,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和保障机制,推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发展和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要以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不断扩展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内容,培育更多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组织或个体,创新发展丰富农民群体精神生活的各种形式,整体推进农民群体精神生活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

专业化:释放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社会组织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具备鲜明的灵活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特点,能够为农民群体带来更多的专业社会服务,从而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追求。为此,基层政府应积极培育发展相关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组织运营能力;同时,坚持以项目制为运作方式,吸纳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服务,实现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体的多赢局面。另外,提升农民群体精神生活水平,需要深化基层政府、社会组织与农民群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多方树立共同目标意识,共同努力为丰富农民群体精神生活贡献力量。

本文系2020年延安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D20201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闻推荐

接种新冠疫苗 共筑免疫屏障

本报讯(记者袁波乔建虎)3月16日上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来自市卫健委的40余名职工干部在预检登记、核...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