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产业兴旺“加速键” 宝塔区临镇镇发展现代农业纪实

延安日报 2021-03-17 09:07 大字

?● 庙塬村集体冷库

①觉德村的聚宝“棚”

②电商刘金龙:直播间里说丰年

③大棚豆角富农菜

④李延军家的果园:塬上苹果红遍

记者 刘彦 王锋 实习生 郝卓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走近临镇镇的塬峁沟岔,大棚里、果树下,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美景图画尽情铺展。

近年来,宝塔区临镇镇按照“农业强镇”思路,“塬上发展苹果产业,川道发展大棚种植,拐沟搞活畜牧养殖”,形成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塬上苹果独领风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土壤有机认证检试课题组就在我的果园做研究。这是2020年7月25日的检测数据,土壤有机质百分比是1.366,比其他地方高出1,预估明年能达到3以上。”临镇镇庙塬村苹果种植大户李延军介绍说,“果园土壤数据为什么这么好?这主要得益于咱们区上、镇上推行的‘沃土工程’,连年给果园‘上羊粪,铺秸秆’。”李延军家的果园一共10亩,从2003年开始栽果树的时候就上羊粪,原来一年1亩地上2~3方,去年1亩地实打实上了12方羊粪,铺了5000公斤秸秆。“这羊粪上得值、秸秆铺得好!10亩地,220棵果树,去年产了3万多公斤苹果,比上一年增产了将近1万公斤。”李延军说,“果子不论个头、亮度、口感,都没得说!秋天的时候,果商在园子里直接掏5元一斤全买走了,卖了三十几万元。”

临镇镇现有苹果总面积4.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1.7万亩,苹果产量达6.49万吨,产值近5亿元。为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临镇镇深入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全面推行“小冷库+电商销售”模式,想方设法助推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果农收入,奋力促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庙塬村的电商直播间内,村上电商销售大户刘金龙正在做直播。“大家看我手上的苹果,皮儿薄个儿大,吃起来脆又甜……”刘金龙告诉记者,他家有30亩果园,但今年只留了6亩果园挂果,剩下的要全部改造成有机果园生产好果子。“由于有机苹果品质好,通过电商直销给客户,没了果商、超市等中间环节,6亩地我能卖到以前20亩地的销售额。”刘金龙说。

“小冷库建设让咱果农有了话语权,再也不怕苹果存不住,一年四季都有高品质新鲜果卖。”刘金龙说,他的电商直销客户有400多人,都是多年积累的客户,非常稳定。“我的苹果根本不愁卖,去过成本,每斤平均起步价都在6.5~7元之间。”“我一年卖完自家苹果,还能帮周边果农卖。”去年一年,刘金龙通过电商销售苹果6500箱,销售额超过60万元。

临镇镇现有万吨冷链产业园区1座,大型冷气库5座,村集体大冷库9座,新建小冷库94座,年存储能力达3万吨以上。“临镇果农现在基本上都能做电商销售。塬上6个村的直播间去年网上销售苹果超过50万件,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副镇长高文龙说。

川道大棚富民强村

春日里,天空湛蓝,站在临镇镇觉德村观景台上放眼望去,山下大拱棚栉次连绵,成片蜿蜒。临镇镇共有大拱棚4000余座,其中觉德村就有2000多座。

觉德村有1000多人口,其中三分之二都从事大棚种植。村子土地条件好,光川道地就有2000多亩,全部建了大拱棚。村委会主任石信告诉记者,村上从2007年就开始种植大拱棚瓜果蔬菜,一年两茬,上半年西小瓜,下半年辣子、豆角。“村上最大的种植户去年种了12个棚,光是头一茬西小瓜就收入十七八万元,连下半年的辣子和豆角下来,总共收入二十几万元。”

石信说的种植大户正是今年50多岁的刘胜利,他说:“种大棚效益非常好,不管是西小瓜还是辣子、豆角,觉德村的品牌已经打出去了。我们种多少,商贩就能拉多少。”菜商李月发就是觉德村的批发常客,“觉德村的蔬菜瓜果品质好,在出货旺季,我们天天往这儿跑。”

王随红家种了3个拱棚,记者来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在棚里铺设渗管。“羊粪已经旋耕到地里了,渗管也已铺好。正月初五,我就开始栽头茬西小瓜苗子。”王随红说,要赶“五一”销售旺季“,一斤小瓜25元,西瓜发价2.5元一斤。”去年上半年,他家光西小瓜卖了8万多元。“两个月销售旺季一过,再栽辣子、豆角。去年最好的时候一斤辣子批发价4元,豆角3元多,下来也卖了2万多元,3个棚一年收入10来万元轻轻松松。”

2020年,临镇镇大棚蔬菜瓜果产业产值突破2000余万元。“临镇镇是宝塔区的南大门,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有机蔬菜认证,把临镇镇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带着老百姓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铿锵前进,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和幸福感。”临镇镇武装部部长张庆军说。

拐沟养殖因地制宜

临镇镇姚家坡村是典型的拐沟村,全村共有130户、476人。2016年以前,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玉米,村子也是临镇镇的四个典型贫困村之一。

“产业非常单一,老百姓一年到头在土地上劳作,却没有多少收入。”姚家坡村第一书记孙士淇说,这几年,村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利用较少的川道地发展大棚种植业,而在拐沟里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村民收入逐年稳步提高。

位于姚家坡村的延安市宝塔区兴昌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其负责人吴新昌是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我们的种养殖场主要养猪和鸡。母猪和育肥猪年出栏600头左右,猪崽年出栏500头左右。鸡场主要是培育鸡苗,一年培育小鸡4万多只。”吴新昌说,他从学校毕业后在外面做了十几年的生意,因为喜欢农村生活,回到村上办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合作社带动村上66户村民,包括19户贫困户,共同发展畜牧养殖产业。“猪仔、鸡苗孕养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请了专门的技术人才做支撑。村民经济条件好一些的,直接资金入股合作社;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就从合作社拿猪仔、鸡苗回去搞养殖。”吴新昌说,“合作社现在一年收入200~300万元,带动着全村养殖户的收入都在节节拔高。”

塬上苹果4.7万亩,川道大棚4000余座,拐沟生猪养殖2.8万多头……临镇镇立体循环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带着全镇人民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延安制作“红故事”短视频让革命文物“发声”

本报讯(实习记者董欣)3月15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延安革命纪念馆从馆内藏品中遴选出100件珍贵革命文物,精心制作百集系列以“...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