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路径

陕西科技报 2021-02-03 10:51 大字

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养,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社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因地制宜,因需而教,实现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互动过程,创新探索社会教育的新形式、新手段和新方法,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相关教育,增强了民众的社会意识,强化了民众的科学教育,促使不同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尊重历史:注重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延安时期突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教育模式,尊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坚持以民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秉承为民服务、节约成本、科学有效的基本原则,采用灵活学习方式,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形式,有效满足民众内在需求,凸显出鲜明的群众性、灵活性和普及性等特征。

结合民众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建立了识字组、识字班、夜校、半日校等学习模式

识字组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造的一种简便易行和最为普及的一种教育组织,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科学性,由三至七人组成识字组,这种教学形式不会占据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时间,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激发了民众的热情参与。再者,充分整合民众日常空余时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设计出夜校、半日校等科学适应民众生活的学习载体,农民有空即可学习,简单易行,日积月累,民众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结合民众闲暇时间的实际情况,探索“冬学”学习模式,进一步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冬季农业修整期、农民闲暇时间对民众实施的教育过程,是一种相对正规的教育组织形式,一般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小学,没有固定的学制,闲时多学,忙时少学。与此同时,冬学还可以划分多种形式,以迎合民众时间为客观前提,以满足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客观要求,以符合民众的接受程度为总体设计,在这一过程,冬学赋予了民众受教育的良好机会,而民众也在受教育中获得自我改变,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喜闻乐见:注重寓教于乐的内在需要

为了更好推进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也为了更好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民间文艺表达方式,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效变革落后的社会文化。

一是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歌谣文化艺术,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回应民众现实所需,不仅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文化教育新形式,激发了民众内心动力,获得了民众最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

二是采用戏曲文娱载体,释放传统艺术魅力,为此,充分结合现实需要,有效改造传统戏曲,将党的政策、卫生知识、农技知识等都融入到秧歌剧中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民众获得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是采用平剧改革、新秧歌舞、新秧歌剧等新形式,积极改变相对落后的社会观念,让民众在享受文娱生活的同时,改变不良的社会习惯,规范民众社会行为,增强民众社会意识,塑造社会新风尚,开创社会新局面,重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氛围。

融合发展:注重上下结合的良性互动

教育学习是双向互动过程,也是上下联系的过程,而非单向输入的过程,注重效果导向和绩效导向。

延安时期,十分重视民众的组织化学习机制,充分发挥组织化力量,激发民众学习自主性,实现政府引导与民众自主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使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实践技术得到最大化传播和最有效吸收。

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民众求知更大欲望

许多劳动互助组织基于现实需要,主动要求学习更多科学知识,主动要求掌握更多生产经验,为此,民众基于内生动力自发成立读报组,有效推进读报、认字和生产融合发展,深化了求知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密切关系,以科学素质的提高助推延安时期社会生产。同时,推行“民办公助”,充分调动民众办学的积极性,采用民教民、个别教学、分组与集体教学等,实现民众自己办、自己管、自己教的多赢格局。

共同克服财力困境,化解经费面临困局

由于政府财力的有限性,社会教育经费来源更多依靠民众自行解决,积极克服场地问题、经费问题和师资问题,充分挖掘校舍或窑洞等阵地资源,探索田间地头教学实践模式,不断唤醒社会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教育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了社会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使得民众的文化素养得到较高提升。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研究”(19CZZ002)的阶段性成果) □延安大学政管学院 张继军 徐艺方 杨丽婷

新闻推荐

让孩子保持一个清晰的“视界”!

最近,随着寒假开始,孩子天天在家学习。但随之让人担心的问题来了——由于家长不能全程监督孩子,长时间地用眼,使得视力极速下...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