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是怎样诞生的?
名称:峥嵘岁月 红色经典《黄河大
合唱》 上海爱乐交响合唱团时间:8月1日 19:30地点:临沂大剧院歌剧厅票价:100/180/280/380/480元
会员8折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冼星海1905年生于广东番禺,父亲早逝。他随母亲到东南亚,后回广东,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21岁时,至北大音乐传习所,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9年加入田汉的南国剧社;翌年,赴巴黎学小提琴,苦学六年,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1935年回国,冼星海投身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翌年11月,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冼星海在延安共一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短,却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光。
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遇见了光未然。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湖北光化;1938年10月,这位青年诗人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黄河壶口,看见黄水滔滔、船工大吼,极受震撼。1939年1月,在吕梁山行军时他不慎坠马,左臂骨折,被送进延安边区医院,在病床上写出《黄河颂》。
1939年3月1日的那个晚上,25岁的光未然拿起《黄河大合唱》的400多行歌词朗诵起来,窑洞里灯光摇曳。人们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1939年3月26日至31日,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连续6天6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冼星海的创作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他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不知不觉写出了60多页手稿,桌上堆成一座小山。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他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于是把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就这样伴随着他继续创作。
首演之前,合唱队进行了紧张的排练和预演。当时延安缺乏伴奏乐器,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就是口琴、二胡、三弦、笛子,还有锣、鼓、拔。当时的谱架是用木板搭的,伴奏甚至动用了竹板和木鱼。冼星海还用煤油桶做成了低音胡琴,后来看上了学生李焕之系在腰上的大号搪瓷缸,把吃饭的20多把勺子放进缸子奋力猛摇,哗啦啦啦伴着管弦锣鼓齐鸣,模拟出呼啸奔腾的黄河浪涛。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观众千人以上。这场杂用木鱼、煤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伴随着台下发出的狂热而持久的掌声,轰动延安。从此在延安的各种集会上,《黄河大合唱》一演再演,合唱队由100人增加到500人。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再演《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亲自指挥,毛泽东、刘少奇等出席观看。据冼星海当天日记,毛泽东看完大喊了三声“好”,周恩来还为《黄河大合唱》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当时有报纸评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它震撼了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抗战志气!《黄河大合唱》响彻中外,至今不衰;78年之后,闻之犹令人热血沸腾。 张雪松
新闻推荐
市委网信办举办“网信开放日”活动 行业干部走近网络 安全意识得以提升
本报讯(记者杜音樵)7月14日,市委网信办举办“网信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住建局、交通局、文广局、人社局等10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参观了延安市党政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综合服务调度中心、12345智...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