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感恩篇 华商20年 感谢你一路相伴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20年前,一份名叫《华商报》的报纸在古都西安华丽转身,每天新闻第一眼,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记录城市中的大事小情,当年的大街小巷,一份份《华商报》成为一个记录时代的缩影。
如今,弹指一挥间,20年已经走过,这一路有栉风沐雨,也有高奏凯歌,泪水与艰辛曾相伴,成就与笑容同绽放。20年,因为有你,20年,感谢一路有你!
订报11年
希望报纸加强监督作用
“我一直都是《华商报》的读者,如今虽然眼睛看不太清楚,但每天仍然会花3个小时读报,这是一份涵盖范围比较广的报纸,作为老年人,我订一份《华商报》,就不需要订其他的报纸了。”家住延安市百米大道附近退休干部张文福说。
张文福今年80岁,退休前是审计局的干部,张文福介绍,他订了11年《华商报》了,之前在单位上班的时候,也一直看报,退休后,就是他和老伴石景莲在家。他们家看报纸的方式比较特别,每天早上,他要花3个小时看前一天的报纸,到中午,当天的报纸投递到户后,他的老伴就看当天的报纸。由于老伴的眼睛不太好,只能看看大标题的字,有时候不看内容,还会出现理解错误,他第二天看报纸的时候就会帮忙纠正。
“《华商报》的内容很全面,知道我爱看报,小区里其他的老人也常常跟我打听一些政策,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退休工资的问题,这个每年我都能及时得到消息。今年的退休工资涨了5.5%,涨幅比去年低了1%。”虽然80岁高龄,但张文福的记忆力非常好。他说,现在每周四出版的《今日延安》关注城市生活和老百姓的事情,也是他看报纸的重点。
张文福说,他们和大女儿住在一起,他也不会用智能手机,就是用手机打个电话,也要在一个电话本里找到相关的人员的联系方式,所以,看报纸是他了解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渠道,也是退休生活的一部分。以前还订着其他一些报纸,但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太好,订报纸多了看不过来,近年来,就一直是《华商报》陪伴着他的退休生活。之前他也有剪报的习惯,这几年年龄大了,精力顾不过来,白天看报纸,晚上看会电视,精神生活倒也丰富多彩。
由于一直从事审计工作,张文福对报纸的监督作用非常赞赏,他认为,只有加强监督作用,才能维护群众的利益,希望《华商报》继续努力,办成各方面都满意的报纸。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文/图
剪报13年
希望看到更多深度报道
2004年,延安市文化局退休干部李卉在城区解放剧院广场上,遇见一老一少售卖《华商报》,好奇之下,他花8毛钱随手买了一份,从此便与《华商报》结缘。订阅13年来,李卉老人现在已经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的中午时分,都要去门口的报箱看看当天的报纸是否来了……
李卉今年已是81岁的高龄老人,但是他声音洪亮、身体硬朗,到现在笔耕不辍,还常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一些文学作品。回忆起与《华商报》的结缘,李老笑称要源于解放剧院门口的一次偶遇。“一天清晨我在此处闲逛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走上前去发现中间堆了一大捆报纸,一老一少两人正在售卖《华商报》。”
出于好奇,李卉当时花8毛钱随手买下了一份《华商报》,“想不到这第一份报纸就将我吸引住了”。随后,得知《华商报》可以长期订阅后,李卉就立即前往发行站订了一份报纸。“《华商报》的内容很丰富,国内国际、时政要闻、民生文化等无所不涉及,尤其是评论板块观点犀利,针砭时弊直指要害。”因舍不得将过期的报纸扔掉,李卉便萌生了将重要的版面剪贴保存下来的念头。
每天阅读完报纸,李卉便立即向那些自己想要保留下来的新闻版面“动起了手”。他称,剪刀握在手里“咔擦、咔擦”响,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经济、医疗、反腐、社会热点、体育娱乐、历史文化……所剪贴的版面,涉及到各个方面。李老这一坚持,就是13年之久。
在位于延安城区百米大道中段李老的家里,小小的一间书房里,摆满了已经剪好还未粘贴的报纸。在靠近阳台的地方,整齐地堆放着李老心爱的宝贝们——13本剪报,从2004年开始,有的年份只有一册,有的年份有上下两册,近几年的收集的剪报还未装订成册。“现在我没事会不时翻看这些剪报,一篇篇报道都是时代最好的见证者。”
谈起如何保持健康的状态,李老笑称自己的秘诀是脑力锻炼。“剪报就是我的“精气神”。”剪报之余,李老在读报的过程中,还养成随手摘录文字、写心得体会的好习惯,到现在也一直在坚持。2014年,李卉老人曾担心自己年岁大了,剪报的工作会就此停下。“现在我已经找到了这个愿意接过我手中“接力棒”的人选了,所以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一辈子从事文化工作,李老十分关注《华商报》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并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和来自基层民生的声音。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文/图
发行14年
要给读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从一个做生意失败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华商报延安发行站的站长。说起与《华商报》的故事,吴锦义说他绝对有发言权
2003年2月份,吴锦义进入华商报从事发行工作。说起干发行工作的初衷,吴锦义说:“我是榆林人,当时在西安做酒水生意因为年轻经验不足,生意失败后,家里一个亲戚介绍我从事发行工作。”
来到工作岗位后,很多同事还跟他开玩笑说,陕北人也做这个工作?当时,吴锦义并没有在乎这些闲话,在华商报西安市莲湖区发行站干起了投递员。
由于业绩突出,2006年5月份,吴锦义被派到延安负责发行站工作。
从西安到延安,虽然地域上的感情更近了,但吴锦义面对的困难也不少。生活上,面临着两地分居的问题。而在工作上,受地形限制,延安的山地多,投递半径大,投递一份报纸要上山下山,还要走村进户。面对这些困难,吴锦义带领员工积极开拓市场,除了投递报纸之外,还开展洗衣粉销售,米面油的配送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为延安人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投递员的收入,这为吴锦义后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吴锦义告诉华商报记者:“一定要说说2013年下暴雨的情况,当时大雨导致延安很多地方路都断了,政府疏散了一些居民,有些发行员的家也住在被疏散地区。可投递工作一直没有中断。当时道路无法通行,为了投递一份报纸,发行员单程走了3公里。”在吴锦义的带领下,华商报在延安的发行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肯定。
如今,延安发行站除了日常的征订和投递报纸之外,还承担着投递牛奶,配送快递等业务,在延安10余年的工作中,吴锦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一个与《华商报》结缘14年的老员工,说起未来,吴锦义说:“我一直心存感恩,感谢读者20年来对《华商报》的支持,感谢各位员工的认可和领导的支持,这个平台给了我太多的人生财富。投递作为服务行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才能为华商报读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祝《华商报》改版20周年生日快乐!”华商报记者 张建全 文/图
新闻推荐
王轩良正在劳作本报记者程浩楠通讯员王娅芮“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我们努力干,村民的日子就会好起来。”在和记者聊到扶贫工作时,王轩良这样说。一身黑色休闲服搭配运动鞋,被晒得黝黑的脸庞和格外...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