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方梵高”石鲁(下)

眉山日报 2017-06-18 04:06 大字
石鲁画作。石鲁是中国画坛最耀眼的传奇。病榻上的石鲁。

黄土地上的苍茫雄劲

石鲁在延安的日子无疑是艰苦的,但他毫不在意,延安的一切令他无比兴奋,他先后到陕北公学院、西北文工团从事教育与创作事业。在文工团,石鲁担任美术组长,设计舞台背景、道具等内容,无论多忙,他都没有放松过苦练基本功。那段时间,石鲁白天工作,晚上点着煤油灯画连环画,刻木版画反映生活场景和革命精神,身上随时都带着一个小本本,稍有空闲,他就专心致志地画了起来。也是从那时起,石鲁便长期坚持写生,勤奋不辍,这也为他后来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这段岁月则是石鲁生命中最难忘,最光彩夺目的岁月。陕北的黄土地也成为他人生中积累最丰饶的沃土,无论是延安窑洞、高原厚土、平川大地、黄河激流,都为他提供了艺术源泉,促使他的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迷人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石鲁专注于中国画研究,艺术事业蒸蒸日上。他先后担任西北画报社社长、西北美协副主任等职务,他本可以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但他决定要走出办公室,冲破会议、文件所构筑的樊篱,走向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火热生活。

是的,生活在召唤石鲁,他需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和素材。1950年起,石鲁先后到青海藏族居住区、陕南、甘肃等地写生,经过近10年的辛苦奔走,他越过深山老林,穿过大漠戈壁,走上海岛,行程数万里辛苦异常却从未阻挡过他坚定的步伐。

石鲁一边坚持写生创作,一边致力于水墨画的探索研究,他的艺术天才得到了空前的迸发。除了深研中国画以外,他也在年画、油画、版画等方面作出了惊人的创造。其标志就是1954年问世的《古长城外》,这幅作品中的女主人翁就是他在甘肃采风时遇到的女乡长卓玛。在此之后,石鲁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画的研究和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石鲁的绘画创作有了突变,他创作了一批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作品,使得自然魅力和人文精神得到了一种渗透,他独特的创作使描绘黄土高原的技法独树一帜,填补了各家山水画的盲区,尤其是《转战陕北》把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逆境中的执着

石鲁在中国画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一批西安画家自发地来到他身边求学。在石鲁的指导下,他们的作品清新而豪放,主要展现陕北风土人情和淳朴的人。1961年,这批西安画家的作品在北京展览,顿时引起了画坛震动,随即被称为“长安画派”。

石鲁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且对中国画创新热情的高涨,他不断探索并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注重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在传统中寻找创新资源。渐渐地石鲁以传统与生活为双翼,从表现现实的和谐,到人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艺术语言已由细腻描写到达“野、怪、乱、黑”的境界,并具有升华艺术本质的意义。

上世纪70年代,因为特殊的时代关系,石鲁曾两度经历了癫狂,一度接近死亡。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过绘画,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长时间在家养病的石鲁,身体稍有好转,但依旧很糟糕。他被疾病困扰着,外出看画展都不得不带上小凳子,累了就坐下休息。后来,他更是连上下床都要儿子搀扶着。便是这样的境况下,石鲁最牵挂、最放不下的还是他手中的画笔。

这个时期,石鲁对中国画的探索更加深远,认识也更为深刻,他的艺术风格也更加精道,创作理念也由从社会理想转向个人精神,力求人与画的和谐统一。此时的石鲁,生命正不断衰竭,而在绘画艺术上却呈现一片勃勃生机,展现了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他那金石崩裂的笔法形成了特殊的“石鲁标志”。正所谓“不求风格但风格自现”,石鲁笔下的华山像一位巨人,顶天立地站满画面,不仅是画更是精神符号,将绘画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人们看画时仿佛觉得“石鲁就是华山,华山就是石鲁。”充分显示了他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人格魅力。

可以说,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在艺术的长路上,石鲁从未停步。画由心生,这样一颗炽热的心,一直燃烧到了生命的尽头。1982年8月25日,石鲁离世。去世前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写,有很多东西要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将去之时,仍旧不忘手中的画笔。这样一位“文化英雄”,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而他未竟的事业,却被后来者们的承继下来,大家尊崇他,仰慕他,更在那笔墨纸间,传承着石鲁的英雄气息。

【注:参考文献《眉山市人物志》

《石鲁传》 图片皆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两学一做 党日活动进书院学做结合动力足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本报讯(记者申宇)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6月16日下午,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全体党员干部走进延安学习书院开展“党日活动进书院”活动。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通过...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