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向经典致意 ——读刘西英诗集《无名花草》

陕西农村报 2016-06-08 15:30 大字

■杜延军

了解诗人刘西英是从他的诗歌集《无名花草》开始的。

因为经常读书,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拿到一本书,我喜欢先阅读后记,因为这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创作观,是一个作家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下,创作心路和写作理念的体现,决定着整部作品质量的高低。刘西英这篇名为《这一生只求一首好诗》的后记里,一生和一首好诗两个相辅相成的字句很引人注目。在这篇如行云流水、颇有节奏的文字里,他把写诗比喻为女人的受孕,对自己写诗的经历进行了诗意化又不乏井然有序的梳理,让我感到,他写诗的虔诚以及对诗人艺术生命价值的自我定位。这篇后记,他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诗艺思想,

“有竹的挺拔/没有兰的俊俏/漫山遍野开放/却是无名花草//虽是无名花草/却有自己的信条/我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不崇高//”(《无名花草》),如果说这首诗是自我高洁静态化的宣言,那么,《乾坤湾》则是在黄天厚土之上,开万世太平的宏心大愿,令人肃然起敬,“若有鬼神,请把九曲黄河,一把拉成一条线,若有圣人,请把一江黄水,一朝变的碧波翻”(《乾坤湾》)。

大格局也来自信仰与自我心灵净化,自我提升,自我生命灵魂精神层面“献祭”的初衷;来自于生命本无差别,消灭人类黑暗,走向优秀人生,充盈人生的信念。“如果笃信上帝/可以实现自己的夙愿/我愿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对上帝奉献我的忠诚//一盼这世上没有战争/全世界成为一个家庭//”(《一世的祈祷》)。刘西英诗歌的格局多以宏观视角与思想体量取胜,他深知在这个弱肉强食或成者为王的世界上,弱小味意着什么,所以他“要努力长成一棵大树/让风吹不动/雨打不湿/不仅让人在树下乘凉/同时还把你深深地仰视//”《努力长成一棵大树》。

革命圣地延安,是诗人的第二故乡,地缘意义上的山东老家于他而言,反倒是抒发乡思与乡恋的艺术“高地”,然而,诗人是没有过度展现乡愁的,因为,脚下这块坚实粗粝且荡气回肠的黄土地,俨然精神的灯塔,指引着诗人,不断追寻人生的理想。可以说,诗人思想的启蒙是在这片红色故土上开始的,“延安有太多光荣的历史/有太多的儿女心向延安/今天我来到了你的怀抱/延安啊/我要用五色的巨笔/把你的名字写上蓝天//”(《延安,我来到了你的怀抱》)。

这片大地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革命的抗战史,红色思想引领的建设史,解民贫凋,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奋斗史,故此,人民是历史最忠实的评判者,“在这里/空间的高度/也是思想的高度/走过时空/你用一种无言的方式/证明了一个朴素的真理//伟人/不是自封的//而是人民承认//”(《主席塑像》)。虽然议论入诗,削减了诗歌的艺术性,但是,诗人那种正义与良知并存的诗歌理性,是值得肯定与提倡的。

诗歌是相伴终身的事情,对艺术的探索是无有止境的,愿刘西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向经典的高峰勇敢迈进。G

新闻推荐

晒晒她们的“母女情” ——记“中国好人”靖边县孝老爱亲好儿媳李彩玲

李彩玲正在喂婆婆吃饭。杨利军通讯员白凌燕刘河李彩玲,靖边县张家畔镇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二十几年如一日,侍奉瘫痪婆婆的事迹被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啧啧称赞。5月31日,中央文明办在榆林发布了五月...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