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击中流作砥柱 ——记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经理石如意
石治华本报记者黄志荣
2011年,陕西省国资委隆重召开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在延长石油集团众多的基层单位中,受到省国资委表彰奖励的只有3个人,石如意名列其中。
他带领他的团队,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就将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带进了国内千亿方大气田的行列,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延长石油集团重组后确立的“油气并举”战略。
他放下奖牌,踏上了新的征程,矢志不移地要为延长石油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国际化现代能源化工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就是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经理石如意。
有胆略,抢抓机遇占先机
“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掏碳的,仔细一看是个钻井的。”这是同事们为他勾画的最初的肖像,也是1980年招工到甘谷驿采油厂钻井队工作的石如意,听到的第一次“表扬”。
21岁的石如意憋着一口气立志要做个好工人。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甘谷驿采油厂也像全国各地一样积极推行着制度改革。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只为英雄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回乡插过四年队的石如意看到了改革为他提供的机遇,也大胆地抓住了这个机遇。作为钻井小队长的他勇敢地承包了503钻井队,负责20多人的生产、生活和经营管理。
钻井队的工作性质便是野外作业,不可能有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简单的小铁皮房既是工房也是家,吃喝全靠自己拾掇。秋冬凛冽的寒风、夏季的酷暑和不时而来的暴风雨经常陪伴着他们。雪天打井并非神话;雨季河阻回不了家,裹着雨衣在井台上睡觉也是家常便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炼。在他的带领下,503井队力克困难,日钻井进尺屡屡刷新记录。1985年,503井队曾连续三个月月进尺创700米的最高记录,全年完钻4400米。
胆略成就事业,胆略铸就辉煌。当年,石如意被评为延安地区先进生产工作者,503井队被奖励去北京旅游。出身贫寒的石如意第一次领到了上千元的奖金,第一次坐火车就走到了梦寐以求的首都北京。于是“黑老钻腰缠万贯上北京”的故事一时在延安石油系统传为佳话。
依靠胆略取得成功的石如意,1986年又被调到子长油矿工作。在那里,他用他的胆略和埋头苦干的精神,锻造着“千米红旗钻”、打造着标杆团队。
擅长钻井技术的他直接上了专门处理事故的千米红旗钻。为了熟悉井
下作业流程,他又先后实践了压裂供水、运输、管线衔接等岗位。1990年他被任命为压裂组长后,他所带的队伍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年年刷新记录。1996年,石如意凭着自己出色的表现,荣升为井下队书记、队长,但他依然整天摸爬滚打在野外一线。身带冷馍早出晚归已成习惯,最后一个离开井场成了他所奉行的原则。有一年冬天,小南沟压井,他与同事们提前做好压前准备,在一个最近的水源处向山上连接了800多米管线,肩扛背拉抬管线他总是跑在最前头,在开压前他山上山下跑了4个来回,一节一节地检查接口,当日顺利完压3口井。
“工作都是工人干出来的,工人的荣誉就是集体的荣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石如意当队长以来,井下队多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四年获得延长油矿管理局标杆队荣誉,而他自己却从未参加过任何先进评选。
敢碰硬,征战疆场立潮头
提拔重用是对他的奖励,然而企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的矛盾却又真真实实地摆在了他面前。他敢于碰硬,并将自己置身在矛盾的“漩涡”中,用真情和耐心成功化解着一个个矛盾。在他走出“漩涡”的时候,上产的目标也成功实现。
2000年石如意上任子长油矿副矿长,主管余家坪新区产能建设、矿石油管护与对外协调工作。聚精会神抓工作、一心一意搞建设的石如意深刻认识到自己肩头担子的份量,更加脚踏实地地奋战在生产一线。
在他和技术人员的艰辛努力下,余家坪长2油层采收率有了可喜成绩,可是油区老乡恶意挡路、漫天要价的行为却时常阻碍着正常工作的开展。余家坪是子长油矿扩边勘探开发的希望区域,也是上产的重点区,每耽搁一天的工作都影响着子长采油厂整体发展规划的实施。
有一次,当地农民又出来挡路。石如意便在村支书家召集村民代表开会,从下午4点一直到凌晨2点,石如意耐心地倾听村民的苦衷和他们对石油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又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述企业的规章制度、解释企地合作的原则。他为企业干事业的诚心打动了老乡淳朴的心,最终双方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共识。回家
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来到河边才发现倾盆大雨早已冲毁了过河的土桥墩,他们只好返回村中绕山路走,可是泥泞的山道更糟糕,他们不得不上坡时推车、下坡时蹲下身来看路。直到凌晨5点多,满身污泥的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厂里。一个个“泥人”着实吓了大家一跳,幸亏脚上裹满的泥巴掩盖了他们丢了鞋子的窘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摸清了油区农民心思的石如意,同时也找准了石油协调工作的症结,理清了做好农民思想工作的思路,对症下药的说服协调工作很快就见到了实效:来领导就撤、见工人就挡的泼妇被说服回家抱孙子去了;扛着撅头谁也不怕的村霸只管种地再也不来挡路了;那些躲在背后鼓动群众闹事的人也走到明处来,主动为石油开发搞好服务,同时也在开展劳务输出过程中,实现着脱贫致富的梦想。
石如意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为了布井开路,他翻山过沟穿村庄,走遍了方圆300多里的油区。他很少呆在办公室,即使家里人也很难见到他一面;厂里人偶尔见到他时,他又是乘车赶往余家坪,矿上的人便都叫他“车上矿长”。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吨左右的子长油矿产量猛增到26万吨,仅余家坪采区就完成任务11.7万吨,石如意在其中所做的巨大贡献全矿职工心知肚明。
骄人的成绩是对他埋头苦干的最好注解。敢碰硬、善打硬仗的石如意又
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他勇挑重担,走在了扩边勘探的前列。
2001年12月12日是石如意的生日,在家等候他回家的妻子却只等到一场欢喜一场忧。被委派到包头勘探指挥部去工作的他即将启程,十分了解他的妻子只好以泪相送。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描绘的美景令人神往。他们是来到了这个地方,但他们并不是到此一游的览胜者,而是带着延长石油扩边勘探重任的先行者。
在茫茫的大草原、荒芜的戈壁滩上,石如意等五人驾驶一部车率先行驶在延长油矿跳出老区勘探开发的道路上。
肆虐的狂风、阴冷的湿地都不足以对他们形成威胁。走过的路返回时有可能已成沼泽,或者被风沙淹没,在车里凑合着过夜是谁也不会抱怨的常事。唯独租住的小民房是他们的安乐窝,爱好烹饪的石如意往往是以精美的家乡饭改善大家寂寞的心情和疲惫的身体。在石如意的带领下,大家认真搞测绘,详细记录采集到的地质资料,最终完成了《桑根达莱地区油气勘探早期综合评价》和《内蒙古石拐盆地早期油气综合评价》两个课题报告,为延长油矿甩出勘探找资源收集整理了第一手可贵的资料,对延长油矿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先期基础。
搞服务,体贴入微显真情
延长石油重组后,在建设国际化
现代能源化工企业宏伟蓝图中,“油气并举”战略成了延长石油的重头戏,有着包头勘探经验和业绩的石如意被任命为第一任党委书记。崭新的工作平台为他提出了新的考验,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新机遇。
2006年3月,天然气勘探开发部组建,仅有的13个人在临时的一间大房子里办公,开创起延长石油新的事业。作为党委书记的石如意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有后勤服务中,全力支持一把手钻研技术难关。
常言道:领导就是服务。只有搞好了服务,职工才能放开手脚搞业务。
关心职工生活是一种服务。石如意是个有心人,职工的辛苦,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人,体现在行动上。有时,为了赶任务,职工们连续多天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石如意经理便买来凉粉、煎饼,亲自到厨房调配好端给加班的职工。吃到爽口的夜宵,疲惫的职工心潮澎湃,更强烈的工作热情从他们的心底油然而生。部里有位大龄青年好不容易谈上个对象,石如意主动地做起了红娘给双方家长沟通。大伙都说石经理就像是位老大哥一样时刻照顾着家庭的生活。
支持一线生产也是一种服务。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工作范围辐射延安、榆林俩市十九个县区120多个乡镇,钻前协调任务相当繁重,石如意经理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的观念和谐处理问题。有一次,延103井气层已经打开,可是由于赔款矛盾当地老乡到井场阻挠工作。若停井气层会受污染、井壁有可能发生坍塌,生产部门协调未果被迫停井15天。石如意知道后主动去找当地政府和村领导,三番五次上门去沟通协调,给对方明确了赔款的有关规定同时给他们讲停井耽误生产的危害性。他兢兢业业为工作抛弃个人颜面的举动使得当地政府和百姓深受感动,当场表态只要是石如意的队伍过来工作,会完全得到绿色通行。延103井顺利开井后保住了气层安全和试气时效。
善用人,孜孜以求铸队魂
事业的成功,需要一个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团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对这个团队领头人的基本要求。只有爱护工程技术人员,并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广阔天地,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打
造出一流的团队来。
重技术、爱人才的石如意2007年12月就职经理岗位,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召集全体技术人员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地谈不足、拿看法,共谋延长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发展前程。
立足企业实际,培养自己的人才,是打造一流团队的重要手段。
每年年初,他都要邀请国内多名专家教授对地质、压裂、试气等进行分析论证。每年,他都要分批派出技术人员到重庆、河南、靖边气田、大牛地气田培训、学习、考察调研,力图技术突破与创新。部内也经常组织各种培训,为职工充电。“请进来”与“送出去”的互动交流和岗位培训,大大激发了广大技术人员学技术、比技术的热情,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几年来,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在逐步建成国内一流大气田的同时,职工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该部397名职工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12人,大学学历者145人,助理级以上职称者100人,工程技术人员占到总人数的66%。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团队初具规模,技术的支撑作用也日渐明显地显示出来。
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一次,有个外协监理公司的监理醉酒后深夜来找石如意发牢骚,忙碌了一天的石如意拖着疲惫的身子耐心地做解释工作。次日醒酒后的监理羞愧地找石如意辞职,没想到却婉言谢绝了他的辞呈,留下了这位有着20年试气经验的专家。无巧不成书,两月后延109井发生分级箍被卡、管子拔不出的事故。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几种措施都解决不了问题,眼看要停井处理。那位被挽留的监理听说后主动到现场查看并根据经验果断地决定逐步滑动、边松边拔的办法,巧妙地排除了这一事故。大家都说是石书记宽大的胸怀挽留住了这一无形的技术资产,为部里减少了无谓的损失。
就这样,石如意用他重技术、爱人才的方式,打造着他的团队,也为延长石油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国际化现代能源化工企业默默地贡献着。他带领他的团队艰苦创业,艰辛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累计完井383口,试气331口,其中延安南部姚家坡本溪组的试8井无阻流量达到150万方,成了继山西组延127井获得无阻流量128万方之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完成二维地震8391.65炮公里、三维地震344平方公里,VSP12口,探明含气面积128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063亿方、控制储量503亿方,建成产能6亿方,完成天然气商品量2380万方,成功迈入国内千亿方大气田行列。 E⑧
新闻推荐
陕J26272(黄)道路运输证丢失,声明作废,证号延交运管延危字612624000314田勇勇身份证丢失,声明作废,证号为******************(二代)张小军身份证丢失,声明作废,证号为******************(二代)王保国身份证丢...
延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延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