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珍:小岗位彰显“大作为”

延安日报 2019-04-04 11:50 大字

?●史秀珍给贫困户讲解产业扶贫政策

史秀珍是洛川县老庙镇人民政府的一名扶贫干部。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从入户核查到数据录入,再到每一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她都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用“绣花针”的功夫,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上级以及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连续八年获得老庙镇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县级优秀大学生村官、县级事业单位优秀工作者;2018年度她还获得了延安市“巾帼建功标兵”和圣地巾帼脱贫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用心绣好扶贫之画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她对全镇359户贫困户1228名贫困人口的情况如数家珍,仿佛她的脑子里画有一副清晰的地图。”谈起史秀珍,老庙镇干部雷王隆点评说。谁家几口人,致贫原因是什么,家庭构成是什么,史秀珍都很清楚。

数据清洗工作时,她负责全镇脱贫攻坚数据汇总上报工作,可是每个村上报来的数据五花八门,怎么办?面对繁冗复杂的汇总工作,她一点都没抱怨,而是认认真真逐村逐户地进行对比。三天三夜,在扶贫局的办公室里,她挨个打电话、查资料,对比汇总,饿了就泡碗方便面,一边吃一边工作,终于确保扶贫库中的信息精准无误。

党皎是洛川县旧县镇的一名扶贫干部,因扶贫工作和史秀珍相识,每当工作遇到不解时,党皎就会向史秀珍请教。在集中录入国家扶贫开发系统的时候,史秀珍不仅提前完成本单位的信息录入工作,还帮助其他乡镇进行信息录入。

“别看她个子小,但头脑灵活,思路清晰,她总结出的扶贫工作法,值得大家学习。”党皎说。

严厉实乃真为民

“秀珍同志太凶啦。”这是老百姓和同事们经常跟她开玩笑的一句话。不管是在镇政府的院子,还是下乡入户,她总是小碎步地跑来跑去,手里不是拿着本子,就是拿着纸,和这个同事说几句,和那个同事说几句,总是“指指点点”,时不时还吼两句。

但在史秀珍心中,说话严厉是因为她要保证扶贫工作的效率,尽到扶贫工作的责任。对于那些在工作中本来可以避免,但由于粗心而犯的低级错误,她就会瞬间变脸,大声吼出来。

“秀珍姐虽然容易大声说话,但是真心为我们贫困户好,经常嘘寒问暖的。”贫困户杨凯源说。

与村干部、第一书记不同,她面临的是各种各样的政策解释与贫困户惠农资金兑现的具体操作问题,谁家贫困户的贴息贷款有没有算好,应该怎么算,有没有及时打上去。就是这种细小而又关系到贫困户切身利益的小事,在她眼里,每一项她都必须认认真真对待,必须办得妥妥当当。

慢慢地,在多次接触后,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她的严厉。她的大嗓门,也已经成为她的显著特点,更是她关心群众、关心贫困户的一种表现。

带着孩子去扶贫

“因为忙工作,我并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对于家庭亏欠太多,因为孩子没人带,进村入户也时常带着孩子。”史秀珍愧疚地说。

“这是我们全县最小的驻村工作队员。”在一次下乡途中,前来检查的县扶贫局领导看到她拖着孩子工作调侃地说道。老庙镇党委书记孙孝军心疼地对孩子说:“丑木木,我给你在镇上安排个公益性岗位,你从小就锻炼,以后是最得力的扶贫干部。”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贫困人口有着深厚的情感,党的扶贫政策正是我这个年轻共产党员的初心,我愿意为脱贫攻坚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史秀珍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激流中奋勇救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危险面前,他在激流中奋勇救人。2013年7月3日晚,陕西省洛川县小伙米龙飞,利...

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洛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