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延安,在发展质量上做文章

陕西日报 2015-02-07 23:30 大字

本报记者 艾庆伟

“延安的天是明朗的天,2014年延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2天,居全省第一。能给老百姓保住蓝天白云和优良的空气质量,也是造福民生的重大工程”,延安市政协秘书长任小林的话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经济发展讲质量,生态建设讲质量,民生工程讲质量,干部队伍建设更讲质量。抓质量,质量好已成为延安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质量,成为延安考量各项工作好坏的关键词。率先步入西部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延安,面对石油能源一枝独秀的境况,提前谋划,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在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上做大文章,亮点纷呈。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利用黄土高原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的独特优势,把延安建成了世界级的优质苹果产地。记者在美丽的果乡洛川县采访,年收入几十万元的果农比比皆是,开着小轿车去果园打理苹果已成为洛川一道亮丽的风景。安塞的小杂粮、延川的梁家河小米、吴起志丹的羊肉、富县的“贡米”等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红色旅游是延安在新常态下的主打牌,2014年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突破性推进,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和五大文化旅游园区加快建设,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建成开放,延川文安驿文化园区主体竣工,圣地河谷文化园区金延安板块初具形象,中国革命艺术家博物院、延安大剧院开工建设。把延安建成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面对石油价格持续走低,延安经济在转型中依然取得好成绩。延安市市长梁宏贤告诉记者:“2014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3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8.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10元。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体系建设、灾后重建等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教育资源整合、医改、保障房建设、生态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建设成为延安发展中一大亮点,也是一大品牌。有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美誉的延安,不但在恢复生态上下功夫,而且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上做文章,取得显著效果。2014年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21.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7.6万亩,利用荒沟治沟造地10.6万亩,解决了农民的口粮田问题,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在治污减霾上,延安不惜重金,大力推进锅炉煤改气、汽车油改气,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2天,居全省第一。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公路、铁路沿线和村庄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群众高兴地唱着:“圣地的天是明朗的天,老区人民真喜欢。”

提高民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延安的又一大亮点。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延安的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去年为8.34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2亿元。他们在全市城乡推行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试点。在财政增收困难情况下,优先保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整合扶贫移民和避灾移民项目资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去年有8.6万人实现脱贫。新开工保障房6.3万套,建成1.97万套。延安新区建设正快马加鞭,市政中心、现代化的中学等等已拔地而起,视野开阔、空气新鲜、设计一流的延安新区成了延安群众向往的安居之地。

受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长庆石油、延长石油两大企业下行压力加大,这对严重依赖石油支撑的延安经济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认识新常态,就是要认识困难局面、困难程度,做到胸中有数。”

对于新常态下如何发展,姚引良结合市情,提出了“用足机遇、精准发力、扬长避短、拾遗补漏”16字方针。他说:“要补好非公经济的‘短板\’,补好第三产业的‘短板\’、补好招商引资的‘短板\’,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仙姑河夜谈 ——由仙姑河村看洛川县洛河峡谷扶贫移民搬迁

“波光粼粼水榭台,游人熙熙伞群盖。空中乘客索车迴,水上孩童骑鸭摆。”地处洛河峡谷地带,正在建设中的厢寺川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已是美景如画、游人如织。杨帆摄本报记者元莉华通讯员雷智学编者按“...

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洛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