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猪倌”

延安日报 2019-05-30 11:50 大字

“猪倌”冯海斌在喂猪

从白胡路下来,走了10多分钟的山路,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的一处开阔地上,记者见到了冯海斌的养猪场,两座猪舍整齐排列,他正在猪舍忙活着。

“今年当上典型户,你可成了咱神玉村的名人了。”村支部书记薛增文嘴里的“典型户”正是冯海斌。在脱贫攻坚、致富增收的路上,冯海斌没有掉队,现在更是成了全村学习的榜样。

今年40岁的冯海斌和妻子以养猪为生,现在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可这个“典型户”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冯海斌年迈的父母体弱多病,72岁的父亲身患脑梗,瘫痪多年,母亲也是肢体残疾,无法劳动,加上一双在读小学的儿女,生活的压力让他倍感艰辛。

2016年,冯海斌家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忙,冯海斌感觉生活的担子大大减轻了。父母的医疗费可以报销90%,自己只需要承担一小部分。负担减轻了,怎样让生活更上一层楼?冯海斌不等不靠,他寻思着发展养殖。

神玉村的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第一时间来到冯海斌家中,为他出谋划策。在得知实际情况后,帮扶干部动员冯海斌学习养殖技术,掌握技能,并用4000元帮扶资金给他买了8头黑猪。带着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鼓励,冯海斌开始了他的“猪倌”生活,吃住都在猪场里。

冯海斌主动搭建了两个猪舍,可容纳10头猪。虽然不成规模,但他认真对待,信心满满,把猪舍打扫得干干净净。第一批饲养的8头猪,5个月后顺利售卖了1万元,纯收入5500元,冯海斌信心百倍。

2018年,冯海斌利用互助资金协会资金和扶贫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现有森林猪60头。这一年下来,肥猪收益4万元,另外留存18头母猪进行繁育。冯海斌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预计能繁育160头猪崽,按目前市场价,一头400元,一年收入64000元,除去成本,一年利润有48000元。

每天一大早,冯海斌先把猪圈仔仔细细打扫一遍。在养殖的过程中,冯海斌和妻子利用自家的山地,常年种植玉米、萝卜等农作物,作为猪饲料,他始终坚持生态喂养。除了养猪,冯海斌根本闲不下来,他把屋外的一片空地也充分利用起来,饲养了几百只鸡。只要有闲暇时间,他还会在附近打临工,增加收入,猪舍里、田间地头总有他忙碌的身影。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这句话是冯海斌一直坚持的动力。现在,他已经摘掉了“贫困帽”。吃苦耐劳,敢于实践,扎根现实,不怕脏不怕累,一步一个脚印,就是他脱贫致富的秘籍。“目前,我正在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准备扩大养殖规模。”谈起未来的发展,冯海斌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范清泉:黄龙大山里的最美畜牧人 辛勤耕耘服务群众一扎就是30年

阳光讯(记者郑玮通讯员王潇段晓龙)他,总是骑着摩托,走东家,串西家,与牛羊为伴,和蜜蜂交谈;他,常年坚守在没有硝烟的阵地上,用满腔...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