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告别旱厕时代 延安市累计新建 245座旅游厕所
黄龙县旅游公厕 本组图片
公厕内干净整洁
洗手池设施齐全
华商报讯(记者 贺秋平)一场厕所革命,不仅改善了市民的如厕环境,更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精细化服务,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时隔3年再来延安,市区公共厕所大变样,还有专门的第三卫生间。”来延安游玩的北京游客李先生坦言,“方便”的事如果不方便,真的会让人兴致索然。这次到延安旅游,全家人对厕所的改变感到舒心,为延安点赞!
延安市区厕所数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升,满足了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的现实需求,提高了市区居民的如厕环境,更改善了县区乡镇居民的如厕环境。据了解,近年来,延安市将厕所改建列为重要民生工程,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全市累计新建旅游厕所245座,改建100座,各县区也纷纷掀起了“厕所革命”,市区、城镇居民基本告别旱厕时代,“方便”的事变得更加方便。
公厕全面改造市民素质提升
位于凤凰山街道中心巷的公厕,因为地处中心地段,每日人流量非常大。市民史煜寰女士回想多年前如厕情景感慨万分,“当时虽然也是水厕,但环境又脏又差,奇臭无比,水龙头经常没水,洗不了手。而且还要收费,厕位也少,经常能看到厕所门口排着老长的队。”
宝塔区公厕办于2016年年底着手改造,全面提升了该公厕的环境与基础配置,取消了收费制度,增加了女厕比例,并配置了烘手机、纸巾盒、残疾人专用间等人性化设施。
据了解,在全市厕所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安排了残疾人通道,配置了各种无障碍设施,打造“四位一体”公厕,还为市区公厕全部安装了烘干机、洗手液、抽纸、喷香器、灭蝇器,摆放了鲜花,张贴了温馨提示。此外,还制订了公厕卫生保洁新标准,提出“五净、两无”,即蹲坑净、地面净、纸篓净、洗手盆净、公厕周围净和厕内无异味、管理人员无不文明现象的标准。
小小的公厕不仅关系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还影响着游客对延安的印象,更关系到市民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厕所变干净之后,很多市民在如厕时也会特别注意保持厕所整洁,比如自觉把厕纸扔进纸筐,随时给马桶冲水以及洗手后尽量不乱甩这些小事都变成了市民的自觉行为。”该公厕的管理员白生海说。
旅游公厕改造 游客纷纷点赞
入冬后的延安,天气虽然寒冷,却依然挡不住游客对圣地的向往。前不久,华商报记者在枣园革命旧址见到了来自山西的游客杨杰。“趁着年假,想出来散散心,就选择了离山西比较近的延安。这两天,我们去了王家坪、宝塔山、杨家岭。景区干净的厕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景区都设立了“第三卫生间”,对于我这样的孕妇来说,如厕很方便,感觉景区真正考虑到了我们游客的需求和感受。”杨杰对延安旅游景区的公厕竖起了大拇指。
“之前,景区厕所的环境是大家诟病最多的地方。近年来,通过旅游厕所的改造,现在不光新增了“第三卫生间”,厕所环境也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游客满意度越来越高。”枣园革命旧址工作人员郭晓娟说。
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市场沟的白海军是个老延安人,每当有朋友来延安旅游,他都会给朋友当导游,带领朋友们参观市内的景点。“之前到景点参观时,朋友要如厕,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原来延安的厕所基本都是旱厕,苍蝇到处飞,还要排长队,很不方便。这两年确实不一样了,旱厕都变水厕了,现在厕所里干净整洁,设施齐全,来延旅游的朋友们评价都很高。”
为了全面提高旅游环境,延安市宝塔山景区,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西北局旧址等全部修建了“第三卫生间”,初步实现了旅游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使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新闻推荐
●李阳带头挖井●李阳和村民一起修路黄龙县圪台乡长村是距离圪台乡政府驻地最远的村庄,道路年久失修,村里经济发展缓慢,年轻人外出打工居多,村里大多为老弱病残等群体。今年70岁的张老汉说:“...
黄龙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