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延安黄龙的扶贫故事 宋志龙:自己脱了贫 还帮助乡邻

西北信息报 2017-10-19 15:04 大字

本报记者张宏科 通讯员张建刚 王宁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不少贫困户靠着强烈脱贫意识,通过自身努力率先实现脱贫,用事实证明“贫困户”几个字并不代表“坐等靠要”,而是代表着“自立自强”。黄龙县瓦子街镇的贫困户宋志龙便是靠着自身奋斗实现脱贫的一员。

今年65岁的宋志龙是瓦子街村丁家湾组人,家有6口人,仅有7亩耕地。2015年以前,家中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务工,年底下来,不仅没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2015年,宋志龙被确定为***户。为了尽快带领家人摆脱贫困,2015年他开始发展起黑木耳种植产业。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他家的黑木耳种植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基地占地达到了20亩,新建菌棒培育场房6间、接种室3间、烘烤室1间,钢架、锅炉、粉碎机、装袋机等设备配备齐全。今年,宋志龙种植平菇1万菌棒、黑木耳5万菌棒,实现产值20万元,纯收入可达10万元。

看着自家的黑木耳种植产业发展得顺风顺水,宋志龙决定交由儿子、儿媳全权打理,他自己改做起了豆腐生意。说起做豆腐,也是老宋多年的夙愿,“能每天做出一锅热腾腾、白嫩嫩的农家卤水豆腐,拉出去给街坊四邻们品尝,那种乐呵劲和小时候过年放鞭炮、吃饺子一般。”

由于早年曾有做农家豆腐的经验,宋志龙做起豆腐生意也比较顺手。如今,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开始做豆腐,然后拿到村上和镇上去卖,他的豆腐不仅口感好,而且价格便宜,有时还没到镇上就已经销售一空。“我一天只做一锅豆腐,扣除成本,一天能挣50元,一年下来不算雨雪天气影响,少说也有近万元的收入,自己实现脱贫是没问题的。”宋志龙说道。

脱贫不忘帮乡亲。宋志龙在自家实现脱贫后,通过免费为有发展黑木耳种植意愿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免费提供菌棒、免费教贫困户做卤水豆腐等方式,帮助乡亲们脱贫。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20户***户学到了黑木耳种植和卤水豆腐制作技术。在今年的全县***现场观摩会上,来自全县各乡镇200多户***户来到他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观摩,大家无不为他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对现场会期间,***户的每一个提问,他都耐心细致地讲解,让大家不虚此行,学有所获。会后他还主动告知了大家自己的联系方式,为大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我们家能实现脱贫,靠的是党的扶贫政策好,凭的是村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帮助,因为有了大家的无私帮助,我才能一步步走上富路。以后,我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贫困户靠自身努力脱贫并回馈社会。”宋志龙如是说。

新闻推荐

黄龙县举办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养生大型义诊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呼亚龙郑飞王玲玲)为全面弘扬中医药文化,助推黄龙养生旅游的发展,9月23日上午,黄龙县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暨膏方养生大型义诊活动在县法治文化广场举行。西安市中医医院赵锋院长带领该院...

黄龙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