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村的三代“救护车” 陕西日报记者 齐小英

延安日报 2020-06-13 05:54 大字

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走不动时,腿有残疾的蔡新红就下来推着车一瘸一拐往前走。6月2日,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后,蔡新红如往常一样,骑上摩托车就赶紧出发了。

从2001年买第一辆自行车到后来的两辆摩托车,20年来,不论白天黑夜,只要群众打电话,蔡新红便第一时间骑车出诊。他的3辆车也被群众称为村里的三代“救护车”。

蔡新红是黄陵县桥山街道办马山村卫生室唯一的村医。因为出诊及时,诊断又准又快,村里家家户户和附近城区的许多群众都存有他的电话号码。

五六岁时,蔡新红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不能打弯儿,行动多有不便。因为深知疾病的痛苦,治病救人成了他儿时就有的梦想。1984年,高中毕业的蔡新红,先后在黄陵县多个乡镇卫生院拜师求教,白天工作,夜晚挑灯夜读。1995年开始,用了3年时间,他自修完临床医学专业函授课程。获得西安医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那天,他激动得彻夜难眠。

政府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给蔡新红插上梦想的翅膀。2000年,他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在村里开办卫生室,成为一名村医。

“蔡医生,我老丈人摔倒了,快来看看吧。”

“蔡医生,我儿子头磕破了,流了好多血。”

“出诊大多是给老人和孩子看病,耽搁不起。”2001年,不会骑车的蔡新红花170元买了辆自行车,边学边练。山区的土疙瘩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右腿无力,他就用左腿使劲蹬,摔倒过多少次早已记不清了。

蔡新红一下自行车,就得拄上拐杖,左手拄拐,右手提出诊箱,走起路来身体一摇一晃,一天出诊几趟甚至十几趟下来,经常腰酸背痛。2010年,骑了10年的自行车“光荣下岗”,50岁的蔡新红买了辆二手摩托车,出诊效率更高了。

“蔡大夫,娃上吐下泻,发高烧。”2013年的一天,凌晨3时,蔡新红被电话铃声惊醒。他急忙穿上衣服,拎着出诊箱,骑上摩托车消失在黑夜里。

“要随时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看着孩子吃完药,打上点滴退烧后,蔡新红才放心,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

“也挣不下几个钱,图啥呀?”村里有人劝蔡新红别干了,也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说,帮别人减轻病痛,他心里高兴。

平日里,蔡新红不仅定期给村里老人体检、为患者测血压血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给贫困群众看病还不收取费用。“蔡大夫行动不方便,还常来看我,督促我按时打针,村里有他真是我们的好福气。”蔡新红包扶的贫困户吴保民说。

又一个10年过去了,蔡新红不得不淘汰“病入膏肓”的二手摩托车。2019年3月,59岁的他花了3500元买了新摩托车。虽然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蔡新红初心不改,依然想当好一名为病人服务的村医。

新闻推荐

延安市纪委市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五一”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严防奢靡享乐问题反弹回潮,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日前,市纪委市监委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