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的苹果不一般! “京东农场”黄陵阿党苹果示范基地见闻

延安日报 2019-10-10 09:52 大字

精细管理促增收

通讯员 王超 本报记者 杜音樵

岁至秋时,丹桂飘香。黄陵阿党苹果示范基地内,繁硕的早熟苹果浓妆淡抹于枝头翠叶间,散发着迷人的甜香……已建成的数控中心里人声鼎沸。“科学规范系统智能的管理使得人家这儿的苹果不一般。”大家赞叹道。怎样不一般呢,记者带你探个究竟。

1好吃看得见

在基地“大脑”数控中心里,显示大屏里每个果园区块的各项数据一目了然。阿党苹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区域内成员按照数控中心的指令进行作业,同时利用物联网传感及成像技术采集图像对土壤、水肥、气象、病虫害等苹果生长参数进行监测、管理。

苹果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以及仓储等信息也都汇集系统当中,全程可视化监管的苹果通过京东农场专属平台进行销售,呈现一物一码产品形态,将来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了解到每一个苹果的信息,构建农产品消费者信任通道,真正实现“好吃看得见”,保障千万家庭舌尖上的安全。

“通过三个多月的建设,工作数据平台已全部建成,果园应有的设施智慧彩体数据录入已经进入正常实施阶段。各种管理技术包括数据的彩体、信息的纳入已经进入京东平台,并且全部纳入其中。”黄陵阿党苹果合作社理事长刘双奎高兴地说,目前,合作社正在做营销策划和包装设计,9月底京东农场阿党苹果示范基地就能把“好吃看得见”的苹果奉献给广大的市场消费者。

2 群众得实惠

枝繁叶茂的园区内,农场员工正在忙着卸苹果。“往年果农对果树的管理比较松散,今年通过京东农场的管理,打药、施肥都比较集中,数控中心要求三至五天内药必须打完。通过最近的观察,今年的苹果比往年个头要大一些,你看叶子也没有脱落。京东农场对大家的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京东农场员工刘继平对记者说。

苹果是黄陵县农业支柱产业,2018年,全县果园面积25.3万亩,挂果面积21.5万亩,总产量29万吨,农民人均果业收入16860元,果区人均果业收入23015元。该基地的高标准管理,将进一步带动全县果业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苹果后整理工作,提升苹果特色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助推农民增产增收。

黄陵县农业局副局长赵东峰对记者说:“我们可依托京东的果园技术标准,提高全县果园生产水平。同时,借助京东强大的网络平台,提升苹果品牌营销能力。加快推动我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工作步伐,增加果农收入。”

据了解,今年初京东集团携手黄陵县阿党苹果专业合作社,使京东农场高品质苹果项目落户此地。目前,这个依托京东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按照京东农场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高标准苹果生产和管理标准体系打造的高品质苹果示范基地已然呈现在人们眼前,不仅实现了消费者的“好吃看得见”,也使当地群众得到了实惠。

新闻推荐

黄陵县首例校园贷案件公开宣判 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本报讯(通讯员王星)8月27日,黄陵县首例校园贷案件在黄陵县隆坊中学公开审理,该校500余名师生参加庭审,黄陵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出...

黄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陵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