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兵蟹将”来开道昂首走上致富路 黄陵县特色水产养殖小记

延安日报 2019-09-27 11:08 大字

?●村民向记者展示他家养的螃蟹

通讯员 王超 本报记者 樊小帅

雨后的川道秋高气爽、山色青翠,碧绿水面、如镜池塘边,人们笑声阵阵。

看着手中张牙舞爪的大闸蟹,刘园园满心欢喜地说:“今年,我们刘家河大闸蟹喜获丰收,经过这两年的养殖,越养越有经验。由于品质好、个头大,在中秋节前后,我们的订单络绎不绝,今年扩展了10亩,预计产值在25至26万元左右。”

刘园园是黄陵县隆坊镇刘家河村的水产养殖户,近年来,他养的蟹深受消费者喜爱,蟹的养殖也让他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刘园园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蟹苗按照40%的成活率,二两以上的大闸蟹每只市场价以50元计算,今年他养殖大闸蟹的毛利润就可达到26万元。

而在田庄镇安沟村7月份投放到水塘里的虾苗,经过精心投喂和管理,现在也个个活蹦乱跳、长势喜人。“田庄的水质好,养的虾干净卫生,口感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刘锋刚高兴地说,“去年我们就和县城饭店谈妥,每天给店里供应小龙虾,按市场批发价,去年每亩水塘的年产值1万多,村上的36亩水塘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一环。”

“以前我们都是调一些速冻的或者是外地龙虾,口感不是很好。本地养殖的龙虾,我们尝试订购了一些,很受食客欢迎。”黄陵县华夏美食城老板惠小勇表示,以后再也不用去外地寻求货源了。

“虾兵蟹将”带来的美好“钱”景,不仅呈现在刘家河村,同样也呈现于黄陵县的店头镇、桥山街道、双龙镇3个水资源丰富的乡镇。

今年惊蛰一过,在黄陵县水产站养殖基地,一袋袋大闸蟹蟹苗就从南方运送而来。短短几个小时,这些蟹苗就被全县各乡镇的养殖户领回并抛入自家鱼塘,开始新一年的丰收旅程。

走进店头镇高松树村大闸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李安全在县渔政站技术员王伟的现场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一尾尾蟹苗投入池塘。今年是他第二年养殖,去年12亩地共投放1.2万只蟹苗,三分之二用来招待亲戚朋友,借此打开市场,而卖掉的三分之一,纯收入就达到12万元。

“南方水温高,大闸蟹生长快,这里水温低、生长周期长,口感特别好。”黄陵县水产站技术员丁金山介绍说,“去年养殖的大闸蟹在本地就全部销售一空,每只超过40多元仍供不应求。”

经过半年多的生长期,黄陵县今年在隆坊镇刘家河村、店头镇高松树村等地投放的蟹苗喜获丰收,大的有三两多,小的也有二两。经过专家鉴定,黄陵县养殖大闸蟹完全可行,其品质不亚于阳澄湖大闸蟹。

黄陵县渔政站站长薛文礼对记者介绍道:“黄陵大闸蟹今年喜获丰收,全县大闸蟹养殖面积1000余亩,大闸蟹产量预计6万余只,在今年养殖过程中我们一是坚持早投苗,二是细管理,三是注意调节水质,所以我们的大闸蟹个头大、肉质好,中秋节前后就已上市,预计产值在300余万元。”

此物只应江南有,如今陕北寻常见。近年来,黄陵县依托丰富的资源和旅游市场优势,充分做活“水”文章,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四大家鱼、螃蟹、小龙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形成了特色水产养殖促增收的新模式。目前,全县渔业养殖水面1.5万亩,渔业综合收入达4000余万元。预计到2020年,黄陵县水产养殖产量将达到1000吨,渔业综合收入过亿元。

新闻推荐

榆阳公安侦破恶势力团伙案、集团案

本报通讯员师帅李鹏飞报道近期,榆阳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了以霍某森为首,危害校园周边安全的恶势力团伙,抓获霍某森等10名违法犯...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