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黑”变“绿”变“废”为“宝” 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环境治理见闻
本报记者汪曼莉见习记者邬正鹏通讯员卫庆华
煤矿原来也可以这么干净、这么漂亮!
11月21日,黄陵县店头镇沮水河畔的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以下简称一号煤矿)厂区,没有粉尘黑烟,没有裸露煤炭,所到之处干净明亮,云杉、侧柏等绿植遍布,郁郁葱葱,与冬季渭北高原的枯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坚持把‘清洁、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贯穿于煤炭开采、加工、利用、转化等各个方面,走出了一条‘产煤不见煤、采面不见人、废物全利用、废水零排放、生态全修复’的低碳运行路子。”一号煤矿矿长马玉军说。
智能化开采低碳高效
在一号煤矿办公楼内的调度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电厂、洗煤车间的画面以及实时生产进度的各种数据清晰可见、一目了然。随着采煤工人严厚水按下“智能化工作面地面监控中心”启动按钮,工作面采煤运煤设备依次自动开启,远在17千米以外的矿井中,机器运转和井下工人现场巡视的画面一清二楚,采煤运煤设备启动和生产的画面也在屏幕上实时显现,智能化程度可见一斑。
“这就是我们说的‘产煤不见煤、采面不见人’。”马玉军介绍说,智能化工作面地面监控中心是“1.4米至2.2米煤层国产装备采场无人化技术”的一个具体体现,该技术于2014年4月试验成功,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整个采煤过程简单、安全、高效。与传统开采方式相比,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减轻了矿工的体力劳动强度,把矿工从艰苦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可减少劳动力63.2%,每年节约人工成本在800万元以上。
不仅仅是高效,该技术在较薄煤层开采领域还能大显身手。据马玉军介绍,较薄煤层一直是国内煤炭开采行业的薄弱领域。2013年,黄陵矿业有限公司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方面的技术垄断。
“有了这项技术就能对过去的较薄煤层进行回采,相当于在‘夹缝里淘金、骨缝里剔肉’,大大提高了回采率。截至2017年年底,一号煤矿累计回采煤炭1200万吨,资源回采率达98%,高于国家规定标准。”马玉军说,在运用该技术的同时,一号煤矿大规模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设备,引进了一大批低能耗、低污染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洗煤系统实现了闭路循环,彻底消除了地面储煤的污染,保持矿区干净整洁。
“废物”利用增效益
11月21日上午,在一号煤矿污水处理厂,洗过煤后的黑色水体正源源不断流入沉淀池,经过一番净化处理,在出水口,记者见到了正在排放的废水,水质清澈,无色无味。COD(化学需氧量)全自动在线分析仪数据显示,排放的废水化学需氧量仅4.2毫克每升,大大优于国家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50毫克每升。
一号煤矿污水处理厂运行班班长常全喜表示,目前处理过的废水,10%用于厂区绿化和地面洒水降温降尘;70%进行深度处理,用于发电厂补充用水;剩余部分输送至洗煤厂用于洗煤,洗煤水全部闭路循环反复利用,实现了洗煤废水零排放,废水合理有效利用。
废水实现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只是一号煤矿“吃干榨净”的一部分。“一号煤矿采煤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都有用武之地。”一号煤矿副矿长王爱军介绍说。
据介绍,采煤、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煤矸石和煤泥,煤炭含量少、燃料热值低,以往都是作为工业固体废物露天堆放。黄陵矿业有限公司每年的煤矸石和煤泥产生量在数十万吨左右,这种露天堆放的方式不仅占用土地,所含的硫化物浸出后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2008年,黄陵矿业有限公司建成了煤矸石热电厂,每年消耗煤矸石、煤泥等燃料100万吨,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
与此同时,作为燃煤电厂排出的废物——粉煤灰也得到高效利用。2008年,黄陵矿业有限公司自建粉煤灰砖厂,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和粉煤灰制砖,每年消耗粉煤灰和炉渣27万吨,生产免烧砖1亿块,节约土地资源6万多平方米,也大大减少了固体废物的排放。
黄陵煤矿是高含量瓦斯矿井,以往煤矿井下瓦斯都是直接排放掉,污染大气环境。如今在黄陵矿业有限公司,瓦斯已被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截至目前,累计发电2.2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约60万吨。
“可以说我们矿区已经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净’,资源得到了最充分、最洁净的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王爱军说。
生态修复促和谐
11月21日下午,黄陵县桥山街道办事处南河寨社区,60岁的居民马中德正在小区内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社区居民大部分是从原来的南河寨村搬过来的。我们村以前是在矿区,煤矿开采导致房屋开裂,庄稼地也裂出五六十厘米宽的缝隙,土壤保不住水,种啥都没收成。现在好了,我们不花一分钱就搬迁住进了200多平方米带前厅后院的新居,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地通过治理变好了,种上果树,年收入有十来万元。”谈起煤矿开采治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马中德感慨万千。
煤矿开采后伴随采空造成的耕地塌陷、裂缝等不可避免。原南河寨村位于一号煤矿开采区,开采导致的裂缝是原南河寨村村民心中的一道“伤疤”。2010年,一号煤矿投资上亿元,与黄陵县政府共同建设了南河寨社区,社区内篮球场、路灯、公厕、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同时,一号煤矿实施塌陷区平整复耕、覆土还田治理,有效遏制了耕地水土流失。如今,一号煤矿累计治理耕地86万平方米,全部达到了基本农田标准。
被认为是伤疤的还有一处:位于黄陵县店头镇鲁寺村的矸石废渣填埋场。这里堆放着约230万吨矸石废渣。然而在填埋场,记者并没有看到矸石废渣,只有一个个覆盖着绿网的黄土坡。据王爱军介绍,这是刚刚治理过的面貌。今年黄陵矿业有限公司投入了2900万元,实施了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经过覆土,这里的‘底色’已经由黑变黄,不久将全部由黄变绿,我们已经种上了香根草,明年春天就会长出来,到时整个矸石山将大变样,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王爱军憧憬道。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史超)近日,全国百名“最美渔技员”和“十佳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遴选结果公布,经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黄...
黄陵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黄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