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下岗女工建起绿色“农场”

陕西农村报 2017-12-20 11:30 大字

孙桃梅经常查阅有关资料,学习种菜技能。

通讯员 李俊芳 李彬

隆冬时节,地处黄陵县北缘的双龙镇,在漫山遍野都被枯黄植被覆盖的山沟沟里,一片绿油油的新鲜蔬菜显得格外耀眼。55岁的孙桃梅站在高高的大棚土墙上,望着四野,意味深长地说:“我这辈子,就为了沟沟里的这一片片绿!”

提起创业的艰辛,孙桃梅深有感慨。她原本是陕煤建司五处医务所医护人员,随着当时煤炭市场进入寒冬,施工建设企业举步维艰,1999年她加入了下岗的行列。刚刚40岁,人在壮年,女儿还在上学,父母年迈,家里仅靠丈夫微薄的工资,这一大家子出路在哪里?那一段日子,孙桃梅整日整夜愁得睡不着。

2002年,她只身一人跑到内蒙古包头市圈养了260只羊,之后由于当地退牧还林,她又辗转到店头镇的苍村塬上承包了20亩地种玉米。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青山绿水旁拥有一个农场,让矿区职工家属吃上放心的绿色蔬菜。

2010年,她在距离店头镇5公里的河腰村大棚,边打工边学蔬菜种植技术。从店头镇到双龙沟的这条20公里的川道里5个村子,她一个个踩点。2013年,她终于在麻湾村黄畛公路旁签下了承包协议。

面对20亩的荒滩,已经废弃的大棚,半人高的杂草无处下脚,她愣是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将这片荒滩整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农场。购买旋耕机、卷帘机、塑料薄膜,一切筹备停当。那时候还没有通电,她白天除草、平整土地,晚上点上煤油灯照明,渴了就喝河道水,累了就在河滩旁的杨树下歇会。

她从土质改良、选种、栽植、除虫、保鲜、存储等整个流程来层层把关,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她的热情,每一粒种子都是她亲手筛选,每一棵菜苗都由她亲手培土。短短两个月时间,她晒黑了好几圈,但是看着40多天后绿油油的第一茬青菜长成,她疲惫的脸上掩不住心里的喜悦。每一棵蔬菜都被她精心摘下,细心装扮,码放整齐,放入运输车里。

当问到目前大棚经营状况时,孙桃梅黝黑的脸庞溢出了笑容:“收入还行,每年将近10万元,现在女儿女婿都来帮忙,有个工作谋生,也解决了他们的就业。”

孙桃梅说,她最自豪的是凭着自己的努力,种出绿色蔬菜,让矿区职工家属吃上放心菜。而在周围人看来,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她不找组织和单位诉苦,自主创业,勤奋朴实,演绎了一个普通的煤矿女工的嬗变。

“扩大大棚规模、实施快乐蔬果采摘、家禽饲养、引入互联网+营销模式”,更广阔的发展规划在孙桃梅心中勾勒。

新闻推荐

黄陵公安:网格化管理强化吸毒人员管控

本报讯(记者韩岩)今年以来,黄陵县公安局以“四项措施”强化吸毒人员管控,确保吸毒人员不因疏于管理而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吸毒人员132名,查获吸毒人员40名,全县社会面吸毒人员排查...

黄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黄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