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铜川市首例“3D打印导板技术”在矿医院骨科手术中应用

铜川日报 2017-12-12 09: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原玉红 焦悦)近日,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一科成功完成铜川地区首例3D打印导板技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球囊成形治疗椎体多发、跳跃性骨折手术。这一技术填补了铜川地区骨科3D数字临床转换应用的空白。

11月17日,67岁的黄陵县患者张某高空坠落被紧急送往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张某胸10、11,腰2椎体爆裂性骨折,胸腹联合伤,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抢救后,张某病情趋于稳定。

病情稳定后就要考虑如何为患者施行手术的问题,患者脊椎跳跃性骨折,手术难度极大,该院骨一科主任王宏刚、副主任医师吴瑞锋、副主任医师马胜利、主治医师李咏经过讨论后,决定采用医院3D打印技术,用高分子材料复制脊椎骨折的形态。

王宏刚介绍,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医师根据患者的CT、MRI数据,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精确的三维立体模型,将复杂的骨折情况直观地展示在临床医生面前,复杂骨折的评估及分型变得容易,术前诊断更加明确。

术前,医生将张某骨折部位CT片输入电脑,用3D高分子材料打印机打印出骨折椎体及椎弓根钉导板。根据一比一打印还原出来的骨折椎体立体直观,王宏刚、吴瑞锋、马胜利、李咏据此详细地制定了包括术中切口的选择、导板放置的角度和位置、钢钉的粗细、长度以及放置的位置等内容的手术方案,为患者的精确化手术治疗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并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术前预演,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1月24日,王宏刚、吴瑞锋、马胜利、李咏为患者施行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利用椎弓根钉导板引导为患者骨折部位精确植入8枚椎弓根钉,术后张某病情稳定。王宏刚告诉记者:“应用3D技术后,术中明显减少了手术透视次数,减少了医生及患者接触的射线量,且术后无输血,患者功能恢复快。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需要5个小时以上,而且手术剥离损伤范围大,医源性损伤较重。”

“通过3D打印技术让我们在术前对骨折有了充分评估和判断,通过手术导航模板精确定位,螺钉植入的方向和角度安全、可靠,使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节省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损伤减少,手术麻醉时间缩短,从而也降低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吴瑞锋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两男子吸毒成瘾 警方布控终抓获

本报讯(记者李星棋通讯员王培)近日,黄陵县公安局田庄派出所在“大收戒”行动中,查证落实多起吸食毒品案,并对吸毒人员予以行政拘留。11月7日,该所民警在排查中了解到,居住在田庄镇侯庄村的王某近期有吸...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