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镇乡有个“樊公道”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甘泉县桥镇乡“九平调解室”主任樊九平

西部法制报 2019-07-13 00:51 大字

王延峰本报记者黄保山刘全亚

“鸡毛蒜皮不敢小看,人民调解把优势占。走东家到西家,化解矛盾解疙瘩。化解得邻里和谐紧握手,儿女孝顺老无忧。夫妻复婚重新过,小事化解无大祸。田间地头把道理讲,化解矛盾无上访。人民调解促和谐,民事调解全化解……”这是樊九平自编的陕北说书,也是他风里雨里化解矛盾纠纷的真实写照。

51岁的樊九平,是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还兼任桥镇乡“九平调解室”主任。十多年来,他坚守在基层人民调解第一线,凭着“一碗水能端平”的公道和智慧,带领“九平调解室”的调解员“说大事了小事”,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四重四讲”原则和“三心三让”工作法,使桥镇村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为乡村平安邻里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

5年来,樊九平和他的“九平调解室”调解员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占桥镇乡矛盾纠纷总数的92%,调解成功率达到96%以上,群众称他为“樊公道”,是把打开百姓“心锁”的“金钥匙”。樊九平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省十大调解能手”荣誉称号。6月25日,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对甘泉县“九平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要认真总结宣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

●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

2014年初,桥镇乡党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在桥镇村成立了以樊九平的名字命名的“九平调解室”,从此,樊九平带领草根调解员们不辞劳苦东奔西走,山沟里、川道里、宅基地里、肇事现场等,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樊九平说,作为人民调解员,就要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促进乡村邻里和谐,围绕群众生活保平安。

桥镇村党支部在樊九平带领下,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决心实现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向“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出乡”新目标转变。特别是“九平调解室”成立以来,着力开展源头预防和矛盾化解工作,效果十分明显。2017年4月份,在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中,“九平调解室”与榆树沟村党支部紧密配合,先后化解了土地征用、生产道路开通等矛盾纠纷16起,促进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重四讲”原则和“三心三让”工作法

作为村干部的樊九平,对于群众的事,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纠纷,他不怕、不躲、不嫌烦,有些纠纷头绪多,矛盾交织,错综复杂,他就主动介入,有效化解。

在多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樊九平总结出“四重四讲”原则和“三心三让”工作法。“四重四讲”即:重根源,讲政策。就是让双方各自讲清纠纷产生的来龙去脉,让当事人心理宣泄、消气降火,随后,向双方讲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双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理智的行为。重事实,讲法律。就是查证弄清事实后,对于那些仍然不承认事实、强词夺理、不认错的人,当堂讲法律,依案讲法律,让他们敬畏法律,认识到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重调和,讲道德。就是无论发生什么矛盾纠纷,调解是目的,让双方认可、满意是关键。重兑现,讲效果。就是任何矛盾纠纷的调解,双方当事人要及时兑现承诺,达到案结事了人和。“三心三让”即:要求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力争做到办事热心,让群众称心;调解公心,让百姓放心;工作实心,让大家齐心。

今年4月20日上午,甘泉县下寺湾采油厂打井开发的负责人张玉民,在没有与桥镇村榆树沟第七村民小组协商好的情况下,带领装载着打井设备的15辆大车搬家,将榆树沟第七组村民张海海的已挂果20棵苹果树压坏,又致使村民金万花的6孔窑洞地基受损,其他三户村民房基也不同程度受损,致使双方因赔偿数额发生纠纷。樊九平闻讯后,爬了40多里的山路,来到现场调解。经过调解,张玉民向大家表示歉意,当场给张海海等5家受损户赔偿共1万元,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均表示满意,纠纷当场化解。张玉民感动地说:“今天多亏樊书记大老远来调解这事,调解结果让我心服口服,既节省了费用又节省了时间。我们在山区打井,以后要积极争取樊书记和村干部的支持,帮我们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46岁的村民张海海感慨地说:“咱的书记樊九平,化解矛盾就是行。公心公正又公平,双方满意没心病。”

●人心的“秤”定盘的“星”

桥镇乡新庄科村思某与安塞县(今安塞区)西河口村民贾某婚后,因家务琐事发生矛盾,贾某经常打骂妻子思某,思某一气之下回到娘家,并向贾某提出离婚,双方多次协商未果。一天,贾某带着20多人准备到新庄科村“抢人”。樊九平得知后,为防止事态扩大,形成群体性械斗恶性事件,他立即召集来派出所和司法所的干警、村干部及双方家属,一起调解。经过整整一天的座谈调解,及时化解了这桩婚姻危机,小夫妻俩高高兴兴回了家。贾某后来为此上门感谢樊九平,他羞愧地说:“当初年轻不懂事,跟婆姨闹别扭,还去抢人,差点闹出大乱子。多亏樊大叔你们出面劝解,才使我家破镜重圆,尝到了生活的甜头……”

2018年4月20日,桥镇村村民刘某在自家院子修平房,因出路问题,与邻居李某发生纠纷。樊九平现场了解情况,现场丈量,现场分析前因后果进行调解,最终刘某主动把房基往后退5米,李某也感动地答应给刘某帮两个工。两邻居由当初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变为握手言和、互帮互助,场面感动了许多人,这件事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李某感动地说:“咱‘樊公道\’就是人心的‘秤\’,定盘的‘星\’,说话有分量,吐口唾沫就是钉。没有偏三向四,咱不服不行。”

甘泉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宝钧深有体会地说,甘泉县着眼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经过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借鉴本县“九平调解室”成功经验,在全县开展“九平式”基层调解组织创建活动,效果很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当好化解纠纷的“公道佬”,做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樊九平说到了,也做到了。有些为群众办过的好事、实事,他都忘了,可群众没有忘;有些调解过的矛盾纠纷,他记不清了,可群众记得很清楚……

甘泉县委书记杨宏兰这样评价:“桥镇乡‘九平调解室\’立足实际,发挥调解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根本,以服务群众为纽带,以产业发展为目的,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平安建设中收效良好,起到了‘牵引机\’和‘助推器\’的作用。”

甘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