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庄村:建起大棚葡萄园 村民户户有产业

延安日报 2018-05-16 15:16 大字

乡政府干部来冯世广棚里察看苗木长势

本报讯(通讯员 白延香)走进甘泉县劳山乡芦庄村刘屯小组,放眼望去,从前村到后村,一座座大弓棚挨个相连。今年以来,芦庄村在乡镇府的帮扶下建起了73座大弓棚,村里户户都有了产业。

芦庄村是一个典型的拐沟村、产业空白村。全村有农户43户15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51人,未脱贫7户23人。甘泉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刘屯村发展大弓棚填补产业空白。主要采取“村干部带头、整村推进”的模式,把刘屯村100亩一类台地统一收回,所有农户共同发展大棚葡萄,实现了常住户、贫困户产业两个全覆盖。

据悉,芦庄村73座弓棚,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都已整修跟进,保证了园区正常生产。大棚建设所需钢架、农膜、葡萄苗木等材料由村上统一调运,安装钢架、育苗、整地、翻地、开沟、起垄、栽植、铺地膜、上大棚膜由村民互助组形式进行,建好后村民分户种植管理。葡萄品种主要为早熟品种富农1号和晚熟品种户太8号,此品种属于欧美杂交种,主要特点是颗粒大、产量高、耐运输、抗寒力强。目前,大棚里的葡萄苗都长势良好。

“据测算,每个标准棚种植葡萄200株,每株生产20斤,按每斤3元计算,每个棚可收入12000元。”劳山乡乡长宋满东介绍。为保证农户今明两年有收入,芦庄村的大弓棚里每棚套种西瓜300株,每棚产西瓜4000斤左右,按每斤0.8元计算,每棚可收入3200元。该大棚产业园区的实施,为全体村民建立了一项长期产业,不仅为贫困户脱贫建立了稳定产业,整个村子户户都有了产业。

“我这棚就是政府帮忙建的,每颗苗还补5元,苗木基本不用贴钱。帮扶力度这么大,我们农民更应该主动想办法致富,今年我种了5个大弓棚,忙是忙了点,但是我的收入有了盼头,也不觉得多累。”今年60岁的贫困户冯世广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我是第一书记 “这个小伙靠得上” 记甘泉县道镇南义沟村第一书记吕宗泽

吕宗泽(左)询问豆腐销量情况实习记者刘卓2017年5月,吕宗泽主动请缨,从市公安局政治部直工处到甘泉县道镇南义沟村担任第一书...

甘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