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瓶颈”发展产业 村民摇身变身股东 甘泉县桥镇乡王家湾村通过“三变”改革探索脱贫新路径

延安日报 2018-04-20 15:55 大字

通讯员 范筱霞 本报记者 李星棋

“现在的政策就是好。我都快70岁的人了,还能当股东、领分红!”说起村上“三变”改革的实惠,甘泉县桥镇乡王家湾村村民老王高兴地说。

王家湾村是甘泉县桥镇行政村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66户186人,有贫困户21户46人。早年受水质影响,村民多数残疾,劳动力较弱。一直以来,村上未形成主导产业,村民只能以传统的玉米种植为生,收入微薄,脱贫困难。

穷则思变。去年9月份以来,该村被乡党委、乡政府确立为“三变”改革试点村。桥镇村党支部展开大讨论,召集市挂职干部、第一书记、包村单位、贫困户代表等共同商议产业脱贫计划,最终确立了以奶山羊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随后,市级挂职干部、第一书记、贫困户代表等组成了考察组,分别赴渭南市富平县养殖基地及奶品公司、宝塔区“山洼洼”奶品公司、甘泉宏旺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详细了解市场行情、养殖经验等情况,并向市、县畜牧局咨询了解养殖技术、防疫措施等,为发展奶羊养殖储备基础。确立发展模式后,该村党支部成立了王家湾奶山羊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发动包村单位等所有力量,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村民入股养殖合作社。

在发展模式上,王家湾村按照“党支部+三变+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村集体废弃羊场改造成为合作社养殖基地,并结合贫困户闲散资金不等或无资金的情况,制订了以闲散资金入股、以羊入股、以饲草入股、以土地入股等多种入股方式统一评估。按货币折算为股份,不确定每股金额、不指定每位股东具体的羊只和数量,达到股民集体所有的目的,所得收益提留20%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剩余部分按照占总股金的百分比进行分红。

为了保证养殖场正常运营,合作社雇用2名村民从事生产,聘请1名兽医以技术入股参与经营,并先后与甘泉宏旺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富平红星美羚乳业、宝塔区“山洼洼”奶制品公司签订鲜奶供销协议;与村集体签订废旧羊场及8亩边角地租赁合同;与5户贫困户签订了畜草供应协议。通过打通销售渠道,提供技术保障,提高管理水平,破解资金“瓶颈”等一系列措施,使村集体散发出了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69户入股合作社,贫困户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34户现金股,10户羊股,51户饲草股,34户土地股,折合人民币35万多元,养殖规模达到100只。上月底,羊奶已初见效益。

新闻推荐

高英凤:情注剪纸 用心传承 通讯员 白延香 本报记者 李星祺

她是甘泉人,也是个剪纸能手,她还在安塞创办了凤剪民间艺术品销售公司和凤姐民艺工作室,她的作品更是屡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现在,她又回乡创业,在甘泉办起了剪纸培训班。她叫高英凤。1981年,高英凤出生...

甘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甘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