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户老朱的幸福事 本报记者 高瑞 通讯员 王兴

延安日报 2017-11-13 17:22 大字

甘泉县桥镇乡刘老庄村的贫困户朱来罗在自家香菇棚里忙得不亦乐乎。当记者问到香菇收入怎么样时,老朱笑得合不拢嘴说,“这一茬我就赚了6000多元呢!”

老朱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前年他因为突发脑梗做了手术,术后几乎干不了重体力活,于是他将自己的蔬菜大棚转包给了别人仅依靠一点玉米和妻子在志丹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桥镇乡党委副书记高明军成了老朱的包扶责任人,他了解到老朱家情况后,就一直寻思怎样帮老朱摘掉“穷帽子”。

今年甘泉县的产业扶贫政策出台后,高明军当即决定帮助老朱发展香菇种植。种植香菇不需要重体力劳动,而且还有扶持政策,贫困户投入不大。下定决心后,高明军找到老朱,两人一拍即合。随后,他就带着老朱先后去安塞县建华镇香菇种植基地、甘泉县劳山乡合作社了解学习了种植技术,做好前期准备功课。

时机成熟后,高明军就帮老朱建起了香菇棚。今年9月底,2000个菌棒出现在老朱的大棚里。刚开始种植香菇产业,老朱经验少,适应慢。高明军便天天来老朱的家里、棚里,给他讲解种植技术,还帮他联系专家进行指导。

香菇种植开始了,香菇品质好不好、老朱能不能管理好,又成了高明军心头最担心的事情。

10月11日,第一茬香菇开始采摘了,总共摘得116斤,全部销往志丹县的蔬菜批发市场,五元一斤,收入了580元。这之后便天天有产量,天天有收入。“有一天家里有事走不开,但又怕香菇不新鲜了影响品质,高书记就自己开车帮我把香菇送到了批发市场。”老朱感激地说道。

第一茬香菇带来的收入让老朱对种植香菇充满了信心,也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从香菇第一天销售到最后一天,高书记每天都要详细询问销售情况、收入情况,完全把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有这样的好干部帮助,我就不怕以后日子过不好了!”

新闻推荐

凝心聚力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以实际行动迎接全国扶贫日

●甘泉县道镇镇麻子街安置点贫困户喜迁新居●甘泉县道镇镇麻子街安置点贫困户喜迁新居●甘泉县道镇镇麻子街安置点贫困户喜迁新居●甘泉县道镇镇麻子街安置点贫困户喜迁新居●延长县包扶单位为村...

甘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