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她用爱播撒希望 ——记甘泉县“敬业奉献”模范贾月秀
●贾月秀正在给学生授课
通讯员杨晨本报记者张改玲
1989年,贾月秀来到甘泉县劳山乡中心小学任教。
报到的那一天,看着学校破旧的教室、陈旧的桌椅和简陋的住宿条件,贾月秀有些动摇:“这样的环境我能不能适应?”父亲知道后,告诉贾月秀:“农村的孩子朴实、善良,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况且,孩子们也需要老师,先试试看,别忙着做决定。坚持一下,说不定你会爱上这里。”因为父亲一句“试试看”的鼓励,让贾月秀决定留在劳山乡,开
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由于对环境不适应,贾月秀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每当想起父亲的那句“试试看”,她就有了动力。慢慢地,她习惯了工作环境,也开始适应了那里的生活。课堂上,她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下课后,她和孩子们一起上山背柴、下地种菜。也从那时起,“用爱播撒希望”成了她心底的承诺。在这份沉甸甸的承诺背后,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的默默付出和坚持。
贾月秀,48岁,榆林市靖边县人,从小在延安长大。1989年,从陕西教育学院毕业后,贾月秀来到了甘泉县教书,现在甘泉县第二小学任教。三尺讲台上,她总是满含激情,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孩子,用心为学生付出。26年来,她一直用自己的爱在学生心中播撒希望。2014年,贾月秀荣获“甘泉好人”奖,被评为甘泉县“敬业奉献”模范。
随着对身边环境的适应,贾月秀的工作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一次开学典礼结束后,几名学生来到贾月秀的办公室,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正好摄影师贺师傅路过,听到办公室热闹的说话
声便进来问:“贾老师,哪个是你的孩子?”
“我们都是贾老师的孩子!”还没等贾月秀开口回答,其中一个学生便抢先说。孩子天真无邪的一句话,让贾月秀感动不已。多年的相处,很多学生都已经把贾月秀当做亲人看待,与她
无话不说,无事不讲。“与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是贾月秀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她常常在下班后还不厌其烦地与家长交流;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她晕倒在讲台还不休息,一直批改作业,直到全部批改完才去看病;为了工
作,女儿高中三年都在住宿,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女儿;为了学生,父亲患眼疾时她也没有时间陪父亲去看病……从教26年来,她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却收获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
1991年,贾月秀调入甘泉县第二小学,1996年,她开始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在她的精心组织下,学校少先队成立了鼓号队、“百灵鸟合唱团”“小天鹅舞蹈队”、红领巾广播室、“小小讲解团”等多个课外活动阵地。2007年,她担任学校的德育副
校长。一向注重阅读的她,为学校老师和各班级学生订阅了多种趣味读物、报刊,希望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都能有所扩展。
在付出的同时,贾月秀也先后获得了共青团陕西省委评选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延安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学校国
防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国家级课题研究“优秀校长”等多项荣誉。面对获得的荣誉,她表示,荣誉越多,越要努力工作,这样才不会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开始起步,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贾月秀身上的光
环越来越多,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她的心却从来没有离开过学生,内心永远都保留着自己当年站在劳山乡中心小学三尺讲台上的那份坚定和期望。时光易逝,她的很多学生都已步入社会开始工作,而她依旧乐此不疲地为学生授课,与家长沟通,忙学
校的其他工作。“每次有学生打电话来问候我,或是哪个学生告诉我他最近取得了好成就,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贾月秀说,她觉得这些都是当初自己用爱播撒出去的希望,经过人生的洗礼,这些希望的种子都开出了花朵,成为一种希望不断延续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白义民白延香记者李瑞)日前,甘泉县劳山乡派出所民警在开展冬季严打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成功缴获一枚哑弹,并及时对这枚哑弹进行检查销毁。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枚炸弹体长34公分,直径10公分,重约15公斤...
甘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