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华摄影作品欣赏 北洛河峡谷风光
北洛河干流从白于河源至甘泉县道佐埠为上游,长297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88%;道佐埠至白水河口为中游,长229公里,平均比降2.19%;白水河口以下为下游,长154公里,平均比降0.77%。北洛河,其中黄土丘陵区占71%,多公布在上游,沟深坡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黄土塬区占25%,分布在中游;下游属关中盆地;洛、渭河交汇地带已进入三门峡水库区.北洛河年径流量9亿立方米,年输沙量1.0亿吨。刘家河站以上流域面积约7325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7%,来水量占北洛河的28%,而来沙量则占87%;沙量来自上游,水量来自中游的特点十分明显,流域内水利开发始于汉代著名的龙首渠,凿竖井若干,于井下开隧洞10余里,是中国历史上第1条地下井渠,1934年修建洛惠渠,直到1955年建成,现灌溉面积达5万余公顷,1964年以来,曾创引用含沙量达954千克/立方米的河水灌溉的纪录。开拓了多泥沙河流引浑水灌溉的新途径。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型水库6座,总库容15亿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13处/有效灌溉面积达10.1万多公顷;水土保持也有很大进展,定边、吴起等地的人工造林、飞机播种草和黄土高原区的综合治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北洛河河口在历史上有较大变化,明成化年间,朝邑河岸崩溃,北洛河改为直接入黄河。至隆庆年间,又由大庆关溃出后复入渭河,后又直接入黄河,1933年黄河东移后,北洛河在黄河、渭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徘徊达10余年,时而入黄,时而入渭,直到1947年才固定入渭河至今。
北洛河流域呈窄长带状形,从西北向东南斜穿陕北、关中两地区,流域范围,北以白于山与无定河分水,西沿子午岭与泾河为界,东至崂山、黄龙山分水岭与延河及其以南的黄河诸小支流分界,南与渭河相邻。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婷记者毛凌云)11月20日,延安市甘泉县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由甘泉法院院长刘志勇担任审判长。整个庭审过程在该院新浪官方微博进行了全程视频直播,庭审现场秩序井然,规范高...
甘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