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产业腾飞
美水润沃土,甘泉产业兴。走进素有美水之乡称誉的甘泉县,你会看到在该县下寺湾镇正在建设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内,机械轰鸣,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在该县桥镇乡正在建设的舍饲养殖小区内,干部群众忙而有序;在该县劳山乡,舍饲养鸡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些正在发展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不仅明确了一个县整体发展方向,而且承载着群众的致富梦,必将引领着全县农业产业逐步实现质的飞跃。去年以来,该县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和延安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要求,把发展园区确定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和主要载体,坚持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有力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4988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689元,有6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7个蔬菜产品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认证。
注重发挥规模效应
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第一
标志。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要求,结合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该县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计划到“十二五”末,全县要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0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鸡饲养量达到270万只。去年,该县在下寺湾和道镇实施两个重点镇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规模均在600亩以上。其中,下寺湾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000亩,一期完成了300亩,二期建设正在进行,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截至去年底,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1180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猪饲养量达到11.15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21万只。今年,该县规划建设桥镇、石门两个蔬菜示范园区和劳山吉祥牧业养殖园区,规划核心区规模均在200亩以上。目前,三个园区规划、土地流转等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其中桥镇、劳山吉祥牧业两个园区已经开工建设。
深化科技创新投入
按照高标准建设,目前所建的下寺湾、道镇两个园区棚体高度均达到5.3米,跨度长为9米,为全钢架结构,采光保温效果好。同时,在每个园区试建两座组装式高效棚。提高种植技术,新建园区全部推行了新优品种和节水灌溉、滑轮放风、自动卷帘、双膜保温、配方施肥、嫁接栽培和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先进技术。加强配套建设,所有新建的示范园区均配套建设水、电、路,并配套建设菜、畜、沼循环立体农业。同时配套建设冷藏、加工、包装车间等。此外,该县每年拿出12万元,聘请专家、技术人员,深入每个园区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保障了园区建设按规划、按技术要求建设、运营。截至目前,全县新优品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实现节水灌溉的温室占全县日光温室的38%,自动卷帘机普及率达到55%,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普及率达46%。
积极创新投资方式
现代农业实质上是高投入产业,而该县近年来由于原油产量下滑,经济发展进入拐点,通过大胆创新、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形成了三种投资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制约瓶颈。一是项目捆绑型。去年,该县整合了农综开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镇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共计1700万元,集中用于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二是招商引资型。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先后引进了吉祥牧业责任有限公司,在劳山乡杨庄科建成了陕北地区最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场,规划养殖蛋鸡15万只,一期10万只,总投资1600万元。兴农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在下寺湾张家沟投资500万元,建成5000只种羊场。三是自力更生型。该县在部门、乡镇树立建设资金靠争取的思想,积极进市赴省,争资争项,确保产业建
设投入不减。去年,石门乡共争取到位资金110万元,桥镇乡共争取项目资金340万元。
不断创新经营机制
为了使园区发展更有生命力,该县不断总结探索,采取了“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新建园区由合作社为主体,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品牌,统一产后销售,农户自主经营,优先考虑移民搬迁户,共吸纳搬迁户种植日光温室52户,保证移民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扩大了农民的参与面,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效益,该县通过与省市供销社蔬菜直通车项目合作,组建了禾丰农产品供应中心,在延安、安塞、富县等地建成直通车停靠点16个,直营店29个,加盟店13个,生鲜超市7个。实现了由农民的“菜园子”直接到市民的“菜篮子”,解决了价低卖难的问题。B⑧
李全文曹圆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郝秋风记者强国峰)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从3月份起,市妇联干部职工纷纷走出机关大院,进村入户,蹲点调研,深入开展“下基层、访妇情、解民意、办实事”活动,做到情况在...
甘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