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诚努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甘泉聘

延安日报 2010-09-13 14:03 大字

本报讯(李全文 曹圆宇)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甘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负重运行,加压奋进,甘泉县石油工业加速推进,菜畜富民加快发展,这也是甘泉县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十年西部大开发,甘泉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次思想解放、二次产业开发助推西部大开发,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县情实际,该县广泛开展“大调研、大考察、大讨论”活动,全面推动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为了开阔眼界,打破陈旧思想观念的“瓶颈”制约,该县先后组织60多名乡镇部门企业负责人分成两个小组,远赴上海、浙江、四川、重庆、贵州、山东、辽宁等地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行考察学习,并及时召开甘泉县首届经济发展研讨会,进一步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全县上下合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巨大合力。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还带着相关部门及县新宇水泥、美水酒业、八千里食品等企业赴延炼工贸、姚店工业园区、延长油田股份公司交流洽谈,宣传推荐产品,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扩大了本地特色产品知名度。县人大和县政协分别就大棚蔬菜产业、畜禽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进行调研,同时在充分深入调研论证和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了“大力实施石油兴县、菜畜富民、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战略,奋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县、农业产业大县、特色产品名县、陕北生态第一县,合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甘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有力地助推了西部大开发。

多年以前的甘泉,工业经济以全民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其水泥、白酒、石油工业刚刚起步发展,基础非常薄弱。在经济系统工作多年的该县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局长韩树雄说,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甘泉有20来家国营集体企业,如钢厂、糖厂、水泥厂等,但到1998年,大部分的企业存在亏损,效益不容乐观。作为我县的支柱产业——下寺湾采油厂就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曾经奋战一线的采油厂工人屈秀昌回忆起公司刚成立的情景,就摇着头感叹地说:“下寺湾钻采公司在初期要什么没什么,公司从3口油井起家。一开始,全年生产原油才1090吨。”然而也就在几年前,甘泉的石油开发也一直在低效益、高成本运行,原油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变“输血”为“造血”,大胆引进中原油田和各大石油院校的专家教授,对资源情况进行科学论证,编制了科学的石油开发规划,坚持走科技兴油、强化管理、创新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路子,大大提高了原油产量。到1999年达到6万吨,2000年一举跨上10万吨台阶,2001年实现15万吨,2002年突破20万吨,2003年产油27.4万吨,2004年达到34.3万吨,2005年产油38.8万吨,2006年突破40万吨,2007年超额完成42万吨任务。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采油厂逐步成为集科研、钻采、运销为一体,年产原油42万吨的中型企业。2009年,该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亿元。石油工业平稳发展,全年打新井773口,完成原油产量51.1万吨,增长6.4%。完成石油专用管加工10.5万吨,实现产值6.4亿元。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甘泉县六大蔬菜品种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蔬菜认证

本报讯(白延香记者李瑞)甘泉县作为陕西省设施蔬菜示范县、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示范县及榆林市的蔬菜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现有7个品种蔬菜通过陕西省...

甘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