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穷日子! 富县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周红亮和妻子正在卸果袋(资料照片)
●羊泉镇鹿首村新貌(资料照片)
●富县苹果喜获丰收(资料照片)
●张志贵家的新房正在建设中(资料照片)
通讯员 夏蓓蓓 本报记者 樊小帅
2015年-2019年,富县14232人脱贫。消除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差距、产业后整理助推脱贫致富、扶智扶志注入新活力等战役大获全胜,富县挣脱了困扰多年的贫困泥淖,成为一片大有可为、充满希望的土地。
1 张志贵:“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张家湾镇黑水寺村非贫困户杨振举家的5间新瓦房在峁梁上显得格外醒目。
多年来,年轻敢闯的小杨靠着跑运输一年收入3万多元,人均纯收入8400元,日子过得相对富足,但他却有一块“心病”。
“以前的房子是爷爷1960年盖的土木结构瓦房,这两年墙体裂开,一下暴雨,就怕山体滑坡把房压塌了。”杨振举说,“我出门在外总也不放心。”
4月,小杨领到危房改造补助款1.2万元,9月16日乔迁新居:“这下心里踏实了。”
拐过几个巷口就是贫困户张志贵家,56岁的老张正在扫院,身后的3间瓦房崭新明亮。
老张高兴地说:“今年我家的30头牛、125只羊、12.6亩玉米地,收入3万元。”以前老张靠种植玉米过活,一年下来收入七八千元,生活困难。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在县镇村的帮扶下干起了养殖业。4月,工队的挖掘机开到院里,不仅挖掉了祖孙三代居住了60年的土窑洞,更是挖掉了老张家的“穷根”。老张享受危房改造补助款4.5万元,盖起了50平方米的新瓦房。8月27日乔迁新居,老伴儿把屋内收拾得干净舒适。“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老张兴奋得一宿没睡。
从生活拮据到相对富足,从土窑洞到瓦房,“张志贵们”和“杨振举们”的差距越来越小。据统计,2016年到2019年富县共计完成危房改造1646户,累计投资3259.5万元。
2 高兴全:“村里转一圈,心情特别好!”
山路蜿蜒行至中指塬,羊泉镇非贫困村里村作为苹果产业大村而远近闻名,村里的3200亩果园年产量1620万斤,人均纯收入高达1.8万元。
村里一溜的平房整齐排列,庭前院后冬青树郁郁葱葱,广场舞已踏着节奏跳起来……丝毫没有陕北冬日的萧条之感。
从里村出发,行至正北方向5公里处便是羊泉镇唯一的贫困村——鹿首村。
过去的几年,5公里的距离不仅是两个村子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更是村庄建设和农民收入上无法跨越的鸿沟。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雨天泥泞,天黑了路更黑。垃圾乱堆,一到夏天苍蝇乱飞。”村民高兴全感慨颇深,“现在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春夏有花,天黑有灯,在村里转一圈心情特别好!”
他的好心情不仅仅来自村庄的变化,他家8亩果园的苹果今年卖出了11万元的好价格。
在鹿首村,像高兴全这样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已占到70%。
两年来,鹿首村新建2座广场占地900平方米,新修生产路1.8公里,硬化巷道4公里,新建路灯85盏,栽植树木620棵……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100元,贫困发生率从5.26%降到1%。
鹿首村的变化只是富县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掠影,据悉,今年富县投资2593.3万元,实施了49处贫困村饮水工程、电力提升工程18处、31个村巷道硬化,预计到2020年全县137个行政村基础公共服务将全面完善,届时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直到消除。
3 赵玉亮:“村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40户!”
2019年,胡家坡村村民赵玉亮家的78亩稻田,出米5.4万斤,收入22万元。
“以前,村里很多人家都靠种植玉米过活,穷得仓里没余粮,兜里没余钱。”赵玉亮说,“现在村里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40户。”
这都得益于胡家坡村“投入品购买供应、技术培训、托盘育秧、机械插秧、产品加工销售”的“五统一”管理带来的标准化生产效果。如今,1500亩有机大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年收入330万元,辐射带动全县水稻产业迅速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总产值3500万,涉及农户5500余户,其中贫困户380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水稻种植日趋成为县域川道地区的脱贫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
产业后整理让胡家坡人大有作为,乘着“农业+旅游”的东风打造的田园综合体,让胡家坡迈上了脱贫致富的新台阶。
田园综合体集种植与风光为一体,形成了以稻护鸭(鱼)、以鸭(鱼)养稻的生态循环系统;栽种了数十亩观赏荷花、菊花、格桑花,村口广场、水厕、主街景观改造完成……一派风景宜人、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2019年,胡家坡累计接待观光游客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0万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9.2%降至0.83%,“田园综合体”为全镇乃至全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经验。
在富县,塬上“多乡一业”发展苹果,37.1万亩果园年产值30亿元,成为富县的优势产业,川道也不甘落后,“一村一品”发展烟、稻、畜、蜂,把特色产业做优。蔬菜种植2.7万亩,烤烟1.25万亩,中蜂养殖3.3万箱,毛驴养殖3140余头,建成辣椒酱、蜂蜜等加工厂8个……全县412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至2项增收产业,产业链完成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为贫困群众趟出了一条致富路。
4周红亮:今年取了个媳妇
2019年5月1日,在交道便民服务中心立石村贫困户周红亮和张芳的婚礼上,证婚人马礼平喜悦地说:“希望你们的小日子和和美美,天长地久!”
这在4年前,是小周想都不敢想的事。7岁丧母,17岁丧父,2015年前妻留下3岁的儿子离开了家——接连的不幸让他连走路都是弓着腰低着头,成了别人眼中的“恓惶人”。
2015年,周红亮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一次见帮扶干部马礼平,他像走亲戚一样给周红亮带来了生活用品,给孩子带了玩具,他的嘘寒问暖就像春风细雨,慢慢浸润了周红亮的心。
不久后,村里人发现,周红亮变了——衣服穿戴整齐了,新房盖起来了,果园里忙活起来了,碰见村里人还热情地打个招呼。
更让人高兴的是,马礼平还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张芳,这让周红亮如沐春风。
那段日子,马礼平把两家的门槛都快踩断了,出主意、搞联络、做思想工作……终于促成了一桩美事。
小两口婚后的日子却是越过越红火。
得知周红亮喜好厨艺,马礼平帮他在县上的厨艺培训班报了名,周红亮在酒店一边打工一边实践。2017年,他用5万元的小额贷款搭起了移动餐桌帐篷,走村入户地做起了红白喜事的餐饮生意,一年下来能收入1万多元。
“今年6亩果园的苹果卖了4万元,能过个富裕年!”妻子张芳高兴地说,“明年再生个女儿,我家就儿女双全了!”
在富县,“周红亮们”的成功蜕变充分印证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道理。2019年4128户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就业创业培训22期,培训1894人,就业320人,业务技能培训1600人次……
砥砺扶贫路,2019年是富县高质量脱贫的稳固提升年,1825名干部坚守一线,教育、医疗、就业等147个部门情系群众,浇灌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盛景——帮扶1963名学生,对323名患病、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送教上门,实现了无一人辍学;贫困人口参保率、大病患者救治率均为100%,合规医疗报销率80%以上……4880户15265人贫困人口,剩余在册609户1033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3%。
0.93%是成绩,更是鞭策。
“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说,“扶贫要扶在要害上,切记偷工减料、‘纸上扶贫’,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要深耕于群众,要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干事。”
新闻推荐
上午接诉如厕难 下午调研建公厕 通州区领导接听市民热线,一个半小时接听103件,内容涉及教育、城市管理、交通、违建等方面
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接听市民电话。通讯员唐建摄居民上午致电反映,华远好天地商业街垃圾桶爆满,垃圾被堆在外面。砖厂南里社...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