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薛中林的“泥塑世界” 军生 本报记者 刘阳

延安日报 2017-07-15 10:05 大字

●薛中林的“泥塑世界”

●翻阅资料学习

●薛中林和他的“泥塑”

●陕北唢呐泥塑

●捏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好力度

●具有陕北风情的“背靠背”

●每个泥塑都要经过搓、揉、抹、塑、捏、雕等工艺

见到薛中林时,他正俯身拿着刻刀对一尊泥塑进行仔细刻画,工作台上,铺满了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刻刀。而在几十平米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陕北民俗、信天游以及风土人情,体现了陕北民间艺术中吉祥喜庆、欢乐祥和的特点,诸如吹唢呐、迎亲、回娘家、赶毛驴、生娃娃等。通过提炼、概括、夸张、变形,造型饱满、敦实浑厚、朴实自然,创造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为现代陶艺注入了一缕清新。

今年48岁的薛中林毕业于西安美院,现就职于富县文化馆。多年来,他先后对剪纸、油画、工笔画等进行创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2003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泥塑。薛中林说:“富县曾经有个陶艺厂,那里条件好,工具和材料都全,有一次西安来了个贾玉新老师,说是去陶艺厂看看,我也就跟着去了。贾老师玩泥塑玩得好,随手动动,一个泥塑就成型了,我觉得新奇,心里就琢磨,要是把陕北风情的东西融入到泥塑中会不会更好。回来后先从图腾做起,凭着观察和研究,额外地做一些夸张的陕北老汉,贾老师看后说,有意思!这就激发了我对泥塑的创作热情。”

薛中林说,一块泥,经过搓、揉、抹、塑、捏、雕、烧等步骤后,才会成为一件作品。“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泥塑,有好多次都是从早到晚,把吃饭都给忘了。”他告诉记者,每件作品都要细心琢磨,有时一件作品要琢磨好几个月。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新奇、夸张、变形,他将民间剪纸、面花的造型语言和手法融入创作之中。在雕塑语言上,应用了圆雕与浮雕结合、直接雕塑与形象粘沾并用、镂空与雕画相融合艺术手法。外形简约概括,造型语言丰富,文化内涵深厚。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2003年至2010年期间,他的作品多次在宋庄艺术节展、奥运会中国民间艺术展上展出。2010年,他被授予“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一团不起眼的泥巴,经过薛中林双手的拿捏就像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一件件有“灵性”的艺术品。他希望用自己的这项技艺与陕北传统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制作出更多关于陕北题材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

新闻推荐

县委书记学习心得被指“抄袭”

华商报延安讯(记者张林贺秋平)近日,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高度雷同,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引发...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