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州时评县委书记“被署名”:“不知情”比“抄袭”还糟

绵阳日报 2017-07-07 07:32 大字

□普沙岭

近日,一篇刊登在《延安日报》二版、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共有800多字雷同,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

官员讲话或喊口号涉嫌抄袭,不是“新”闻。这次不同之处在于,富县有关方面称,经初步核实,该文章由县委办组织撰写,李某本人并不知情。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某也不知情。该事件在网上曝出并引发广泛关注后,李某已就此事向市里有关领导当面做了汇报。

这样解释,恐怕问题就更大了——比涉嫌抄袭还要大。

某些基层领导因太忙或不擅长文字,有专门的人搜集材料、组织撰写,这不是什么越轨的事。但总还是有个底线的:领导总要对写什么、怎么写,给出指导意见;公开发表的稿子,总要做最后的审定把关。

尤其是自称县委书记个人的“学习心得”,怎么说都是个人心得,怎能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如果什么都不是自己的,是不是说明有些敷衍、糊弄?

按照当地对外宣称的口径,李书记的汇报是“底下人擅自绕过自己署名发表”。但纵是如此,“欺瞒”背后的问题——把署名学习心得当“官样文章”敷衍应对,发表前后署名者压根不知情等怪谲现象,显然也难言正常。比起只对“欺瞒者”追责,反思这类生态也很有必要。

当然此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地涉事官员被网友质疑之后慌了神,急忙搞责任“切割”。如果这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套路,我觉得涉事官员可以把出这种损招的人撵远:写学习文章整段照搬,只能说是学习风气不正、写文章态度不端,或者说写文章水平不高、做事情不走心。如果还要强调“什么都不知道”,领导大名可以被四处使用,还给了属下一个“遇到问题领导不敢担责让我们背锅”的印象,恐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实话实说成本最低,实事求是价值最大。被署名文章“涉嫌抄袭”,自己却不知情,这反映的问题不小于抄袭本身。所以,尊重常识认知,好好反省问题,以诚意换取舆论谅解,恐怕比看起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什么都不知情”,要更有意义。

新闻推荐

“软科技”提升“硬实力” ——陕西水务集团科技引领助推发展纪实

陕西水务集团科技产业园效果图。智能供水站。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丝博会上,陕西省水务集团全面展示了五年来企业发展成果,特别展出了三款智能化水处理设备: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供水质量的智能供...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