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百姓是改革发展的主角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冯振东的群众观

延安日报 2015-07-23 08:31 大字

本报记者鲁舰平干雄焱通讯员孙亮 辛文静

富县前行的姿态耐人寻味。2014年,富县成为全省第26个“双高双普”称号县、全国第一个“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在新常态语境下,富县逆势增长,还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第四名和工业增长速度第三名,综合考核首次进入全市优秀行列。

谈及富县的变化,县委书记冯振东说了一句同样耐人寻味的话:“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群众在改革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老百姓才是改革与发展的主角,这是富县发展与进步的根本所在。”

“领导干部心里要装着老百姓”

在富县县城西山的半山腰,有一眼人人皆知的泉水。这泉水甘甜清冽,富含矿物质,人们习惯排队到泉下取水。人多的时候,从山下到山上50米的石阶甬道上排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桶。

这眼泉名叫“官泉”,有关这眼泉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2013年冬,冯振东晨练时,发现几个早起的老人在山腰取水,看到提着小水桶沿着结着冰的石阶往下走,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要是把泉水引到山下就方便了。”

晨练后,他找来了街道办的负责人,决定在泉眼下修筑一个蓄水池,引泉下山,方便群众打

水,节约群众打水时间。

听说政府投资引泉下山,县里一位干部说,泉眼离政府大院不远,引一条管道到政府灶房岂不更好?冯振东说:“官泉中的官字不是指官府,意思是公共,是大家的。如果政府接了这条管道,流到政府里的是泉水,流失的可是政府的公信力!”

2014年4月,引泉下山工程峻工,周围的群众像过喜事一样都来了,人们说这事办在了大家的心坎上。

今年6月24日,冯振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领导干部要有群众观念,心里要装着老百姓。”

“创新的智慧就在民间,我们要有发现的眼睛”

“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运机制(以下简称“两说一联”)是富县基层治理的一大创新,其经验推广到全国法院系统和延安市各县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14年度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一等奖。

“群众说事”的原型诞生于富县茶坊镇马坊村。其最初的形态是村里村干部把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有矛盾的村民叫在一起,讲道说理,化解村里矛盾纠纷。这种办法不仅重建了乡村道德,更重要的是融洽了村民关系。冯振东发现这一典型后,对马坊“群众说事”的经验进行

了提炼,把在富县并行开展的“法官说法”、“干部联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两说一联”制度。

冯振东说,“两说一联”的核心是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一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我管理、依法治县与以德治村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创新的智慧其实就在民间,我们需要有发现的眼睛,用群众的智慧才能解决好群众的问题。”说这话的时候,冯振东加重了语气。

富县的灾后重建也打着“冯振东式的工作印记”。2013年,延安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富县也是受灾区之一。灾后重建初期,冯振东在北道德乡渭家河调研,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重修自己的房子。儿子打工不在家,她自己约了工队,自己订了建材。听了老人的讲述,冯振东陷入了沉思。一改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富县最终出台了政府规划,农户自建,事后补贴的办法,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灾后重建引发的上访。

“发展的动力在民间,有时候我们只需加把力”

苹果是富县农业主导产业,苹果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

量50万吨,年产值20亿元,是农民最重要的钱袋子。

2012年,富县苹果产业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拐点”——扩大种植面积已无可能,提高单位亩产已近极限。更让富县人郁闷的是,富县苹果需要贴牌才能卖上个好价格。农民的钱袋子厚起来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经过调研,冯振东提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感到陌生的方案——创建“全国良好农业示范县”,并同步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富县要做的是,通过创建活动,消除从“小生产”到“大市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之间的“血栓”,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政府思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良好农业规范诞生于欧洲,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经验。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富县该如何入手呢?

一个叫“富红”的果业合作社进入了冯振东的视野。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合作社,以羊泉镇上良村80户农家为基础,以农民抱团的方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商标销售,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富红”的创办人孔祥鹏说,如果富红的前身是果农的经纪人,那么今天的“富红”就是果农的经理人。

在政府的扶持下,如今的富红合作社发展为拥有社员800

多户、固定资产1045万元、生产基地3000亩,辐射带动果园1.1万亩,年赢利240多万元的苹果专业合作社。“富红模式”在全县推广后,具有“富红”血脉的100多家合作社成为富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活力的力量。

富县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农田经济林权抵押贷款,通过“商业银行+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办法,建立了果树林权抵押贷款联合体,破解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困境,目前贷款总额已突破千万元。

2015年,富县完成良好农业规范认证25.5万亩,成为全国首个整建制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县。

一个听起来让人咂舌的个例是,羊泉镇鹿首村村民杨昌元3.5亩果园收入21万元。杨昌元精于果园管理,搭上了良好农业列车,甚至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果园管理经验,他的果子在采摘前做上祝福语,把果品做成文化产品,论个卖,最贵的一个卖到200元。

回望富县创建良好农业的过程,冯振东说:“发展的动力在民间,有时我们只需加把力就行了。”

富县还把良好农业的规范运用到了蔬菜生产、大米生产中。一个好消息是,目前国家正在与欧洲进行良好农业相互认证,中国标准一旦获得欧洲认可,富县苹果将直接进入欧洲市场。

新闻推荐

省人大调研榆林市《陕西省果业条例》实施情况

本报讯(记者杜音樵高乐)10月14日,省人大调研组来榆林市调研《陕西省果业条例》实施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省果业局相关领导,市人大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果业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陕西省果业条例》...

富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