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助推乡村美丽
(上接第一版)
“田园”渭家河
车子沿309国道向西行驶,两边林木茂盛,绿意盎然,一个恬静、悠然的村庄出现在眼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村内漂亮的新居整齐排列,水泥路宽阔洁净;路旁翠绿的树木与不知名的小花相映成趣;远处,不时传来牛羊的叫声;两山之间是一排鱼塘,岸边柳枝摇曳,垂钓的游客悠闲地坐在池塘边。
过去的渭家河村,基础差、房屋旧、环境脏、布局乱。“那时候垃圾随处扔,牲畜到处跑,就因为这里是个偏远山村,村民收入低,穷了就顾不上讲究了。”村主任魏过锁回忆说:“那时我们只会种地,靠天吃饭。”
穷则思变!在包扶单位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村庄不但换了面貌,群众也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我的两个鱼池去年垂钓两个月就挣了七八千呢,比种玉米强到哪去了。”村民何永财高兴地说。
变废为宝。在包扶该村的县委
组织部的帮助下,原先荒芜的河滩如今成了群众致富的良田。村民刘青松思路也开阔了,几番考察后,在村里率先养起了羊,还带动了另外几户,目前全村的羊子突破300只。
塞上江南风景多。渭家河村只是全县川道村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富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挖鱼塘、搞养殖、栽烤烟、育水稻、办农家乐……注重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
“特色”药埠头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到了药埠头村,你会深切领会这句话的内涵。
直罗镇川子河河水清澈蜿蜒,岸北的药埠头村环抱于青山绿水之间。这个曾经一度繁华的村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逐渐淡忘,直到今天,似乎又闪耀起了光芒。
河水流过的荒芜之地被平整成一块块稻田,挖掘机、铲土机轰鸣着,治沟造地正在火热进行。牡丹园里的牡丹花开得正艳,苗圃里的树木苍翠精神,不远处的农家院里,
炊烟袅袅。
在政策的引领下,这里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更主要的是群众有了致富的信心。
“我的农家乐开了一年多,收入六七万呢!”村民张春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药埠头村位于子午岭大山中,生态环境非常好,靠近秦直道,紧邻石泓寺,全村民居、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正在全力打造旅游观光村。”镇长李永红说。
种植业,养殖业,三产,观光旅游……像药埠头这样的特色村庄,正在富县境内孕育发展。
“活力”新民
到达210国道边的茶坊镇新民村时,夕阳即将西下,但这里的草莓、小瓜采摘园里仍旧热闹,不少过往的行人及周边市民正在采摘,果大味美,惹人喜爱。
“今年平均每亩小瓜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一天能卖2000元以上。”园区的管理人员喜出望外。
榆黄蔬菜产业园区有2000余亩
地,涉及7个行政村747户3000多人。园区走“畜—沼—菜”生态循环的路子,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严格按照良好农业规范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发展良好农业、有机农业,使得2013年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把土地流转给企业,然后我们再给老板打工,不但收入高了,还没有风险。”村主任温红中说。
“最近还给我们涨了工资,现在是2200元每个月,我是长年工,每个月还有三天假。”一旁的妻子插话说。
这里的村民如今都成了“上班族”,在家门口挣着“固定收入”,像有了“铁饭碗”一样。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他们希望的生活,也切身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幸福。
在“果菜烟畜富民”思路的引领下,富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从提升产业富民入手,由“美”到“好”,内涵悄然上升。
带着无限的感慨,我们把牛武镇作为“下一站”安排到了行程之中,听说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烤烟,烟农们正忙碌在烟地里。 A⑧
新闻推荐
土木瓦房变“洋楼” ——富县张村驿镇灾后重建见闻 实习生思博海记者王强
6月26日,记者来到张村驿镇灾后重建安置点枣树洼社区,一栋栋小楼漂亮美观,室内设计科学合理,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一应俱全。屋外的一小块空地上,各式各样的蔬菜长势喜人。房子旁是成片的绿色田...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