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中有村药埠头 (二)

延安日报 2012-08-13 23:09 大字

(接上期)于村边怅然片刻,还是不忍离去,又进了村子。走过一段水泥路,来到了闲置的小学门前。这时,头脑里忽然闪现出一个模糊的男孩身影,红脸膛,穿着草绿色的军上衣,他是我的小学同学。家住药埠头,但是,仅记住了他的姓,名字确实忘记了。

“没有名字,咋找?”“问问人吧。”

去了一户正在建房的人家。倒是幸运,村子里竟然只有一户石姓。主人说了名字,我便豁然想了起来,连声说“对,对,就叫石文喜。”

“就在那个山崖下住着。”主人向东南方向指了指。

又顺着水泥路上坡,转弯,来到曾经经过的那个山崖下。仅一户人家,想来就是石文喜的家了。走进去,一老年妇人迎了上来。问问,果然就是石文喜家。老年妇人便是他的母亲。她得知我找石文喜,招呼我们先坐,然后去找我的那个小学同学。

院落倒是很宽敞。大门左边有间低矮的青砖破瓦房,大概

是放杂物的库房。土崖下三孔土窑,一孔还算完好,剩余两孔仅能看来窑的形样。正北五间青砖瓦房,并不阔气。在三间两间那里有道显眼的灰缝,应该是先建了三间,后续了两间。看来,我这位小学同学光景不怎么富有。这也难怪。清同治年后,关中到内蒙新辟了大路,秦直道便废弃不用了。药埠头这个药材集散地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渐渐演变成了深山里一个落寞的小村庄。水田又不断地被大水冲毁,变成了旱田,无法再种水稻,村民们只好种起了玉米,加之距直罗镇较远,交通不便,村民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光景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大约十多分钟后,一个男子走进了院子。我只告诉他,是他的小学同学。瞅了半响,他一口喊出了我的名字,我颇为感动。近三十年未曾谋面,他居然还把我记得这么清楚。拉着闲话,方知他丧偶多年,这使我又想起2005年初冬来西川。那次,我遇到了两个小学时的女同学,她们都丧了夫。一个招了女婿,一个还没有拿定主意,现在,这个小学时代的男同学又丧了妻,我的三个小学同学怎么都这样命运多舛

呢?

我不知怎么去安慰她,只是说,再找个吧。但他说,不了。隐隐让人感到一丝历经沧桑的悲凉,也让我对他的光景不富裕有了新的理解。

我对石文喜的记忆有二,一是他会焖大米饭,二是我离开直罗时送他了一支钢笔。三十年前,直罗中心小学的学生宿舍很少,大多数乡下的学生都在街上的家户里借住。石文喜和一个高我们几级的住在小学东面的一个家户里,而我则住在医院里,和他隔着一所学校。有天早饭后,我去唤他上学,却发现他正往锅里下米。我以为他还未吃早饭,他却告诉我,是做中午饭。刚吃过早饭,怎么又做起了中午饭?他解释说,米和水搭配好,火也把握好,到中午放学时,米饭就焖好了。我甚为诧异。

我的父母是塬上人,习惯于做面食,做米饭并不得心应手。但若做米饭,都采取蒸的办法。待米煮熟了,捞到荜子上再蒸。像石文喜的这种焖米饭法,我见所未见。

“要是有腊肉的话,放到一块焖,才好呢。”石文喜说。

但我只想见见他焖的米饭,于是一放学,便急匆匆的去了他那里。米饭果然焖好了。舀出米饭后,锅底留下一层发黄的锅巴,真是神奇!

至于送钢笔的事,因为年代久远,记不起来了。但是,能送他钢笔,说明我们关系非同一般。

唉,记忆中还是个红脸膛,个头不高的少年,转眼间便年逾不惑,历经了沧桑。在感谓时不待我的同时,更感谓命运莫测。

“你的书我看过……”石文喜说。

“噢?”这倒令我惊奇。

“几年前我就看过……”他说,“真没想到……”他没想到他的小学同学居然会写文章,而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还在读书。但说说话就知道,他跑过邮差。一些别人订的文学刊物他就先睹为快了。在命运打击下,在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去读一些文学刊物,真是难能可贵。我不免对他敬佩起来。

虽然我们在貌似文明的社会中活得有滋有味,理直气壮,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个文学趋于荒芜的时代。因为,文学还没有回归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

的时候,人们又迫不及待的放纵了物欲。精神世界的空白,必将导致文学的荒芜,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用放纵代替了节制,用低俗代替了崇高,用猎奇和哗众取宠博得了声誉、财富和地位,总之,一切荒诞都被赋予了合理的意义。而于此,一个孤寞的小山沟里,一个农民还在阅读文学书刊,这就足以让我心热。

天依旧灰蒙蒙的。我们谈话的内容逐渐宽泛了起来。石文喜告诉我,他想把唯一的女儿供养成人,这是个不小的想法。但看看他依旧黑红的脸庞,略略脱发的前额,我觉得这也应该是个希望。

“……重新打三孔土窑,里面用砖箍上……”他说,“……有个住的地方,然后,重修房子……”

看来,他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今年县上为这个村恢复了二百亩水田,让村民们栽种水稻,并积极改善村民生存环境,增加村民收入,那么,真诚地祝福他梦想成真。

午后,落了几点小雨。回程的路依然不很平坦,但心情颇好,因为见到三十年前的同学,还因为见到了曾经“日进斗金”的药埠头村——那儿距秦直道不远,山上有羊肚子菌、药材和山榛子……

B⑧

张玉虎

新闻推荐

富县气象局与地方植保站合作进行落叶病研究

本报讯(孙亮刘延莉)近日,富县气象局与地方植保站达成协议,共享技术资源,开展早期苹果落叶病与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富县作为农业部和陕西省确定的优质苹果基地县,目前苹果种植面积达36万亩。苹果已成为...

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