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发展聚积大变化——富县政协帮扶工作小记
“我今年都58了,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跟城里人一样上班领工资!”在包茂高速牛武服务区做清洁工的老李头每个月都能拿到1500元的工资,现在像他这样年老体弱、闲散在家中的老人在服务区上班的有20多个。这是富县政协在“三问三解”助农增收工作中,清泉寺村又一细微的变化。
清泉寺地处牛武镇以西2公里处,由清泉寺、徐家塔、邓家沟三个村民小组组成,共120户、489口人。三个村民小组各据一方,经济发展各不相同,位于309国道旁边的清泉寺,人多地少,以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主,红胶泥土的徐家塔是栽种烤烟的最佳地带,邓家沟主要依赖弓棚菜、苹果、养殖业。
多元的经济,并没有让清泉寺的百姓走上致富的道路。当塬上的苹果越长越大,果农的钱包一年比一年鼓的时候,清泉寺的百姓们开始着急了。“病急乱投医。”村支书李武斌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但咱村还是没找到致富的好门路,越折腾越穷。”经济落后、居住混乱、垃圾遍地、牲畜乱跑、脏乱不堪是清泉寺的真实写照。
思路就是出路
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困。县政协主席苏合玲多次深入清泉寺逐户摸底调研,查村情、解民意,吸收文化青年加入支部班子队伍,反复商讨论证,最终确立了“以烤烟为主,扩大养殖业,培植苹果产业,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家园”的发展思路,为清泉寺明晰了致富的方向。
短短几个月,寂静的村子悄然地发生了大的变化。党员活动室有了新意,党建和“三问三解”助农增收帮扶办
法、帮扶对象、包扶制度上墙了;新修的文化广场生机盎然,油松、龙抓槐、红色的月季花摇曳辉映;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篮球架、兵乒球台、单杠、跷跷板等体育器材成了村民游戏玩耍健身的乐园。从老村搬到公路边的16户人家,家家都是新修的红砖平房,家家门前都砌了方形花园,29岁的李文斌笑着说:“原来在老村一家住在沟里,一家住在洼上,各沟沟洼洼住的都是人,干啥也不方便,现
在搬了新地方,家家住的都一样,亲戚来了都不认识门了。”投资46万元2层17间文化室现已完成主体,新建的公厕投入使用,全长390米的邓清路已硬化了80米,宽40公分、深50公分的排水渠正在修建中。
“多驾马车”齐驱拉动经济
盖房子、修路、改变村容村貌并不是包扶者的最终目的。 (下转第四版)
高海霞李学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晶)10月30日晚,榆林市第五届小戏调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解放剧院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宏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继红,市政协主席师合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西...
富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