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二代”返乡种出新天地 记者 刘彦

延安日报 2022-04-12 08:20 大字

乡村振兴,核心在人,重点在青年。乡村有希望,乡村有事业,让越来越多的青年返回家乡创业,给乡村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人间四月,春风轻灵,春花娇绽。

走进安塞区坪桥镇西洼界村的一处设施蔬果基地,17座首尾相连、鳞次栉比的新型日光温室大棚在明媚春光中熠熠生辉。大棚里,极目所望,藤蔓郁郁,蔬果累累,鲜叶翠嫩,新蕊团妍,蜂走花间,五蕴俱香。

“好美的春天丰收景象!”记者感叹。

“这大棚不仅看着美,收成收入也美着呢。”正在打掐秧蔓的大棚种植户王国志摘了一颗小瓜笑盈盈地递给记者品尝。喷香的小瓜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一口咬下去,皮薄瓤脆汁甜,满口生香。

王国志告诉记者,他种了6棚西小瓜,还有6棚辣子,都在年前就上市了“。尤其是小瓜,口感好、卖相好、产量好、销路好,最贵的时候一斤能卖到20多块钱。”王国志说,另外几棚西红柿、豆角也在最近都陆续上市,除了供给安塞市场外,多数销往榆林、靖边等地,与客商都是长期合作关系,产销直接对接。

“我这个基地有17座棚,山那边还有3座棚,都种得满满当当的。”王国志高兴地说,“今年这20座大棚收入100来万不成问题,抛开种植成本纯利润也在30万元以上。”

出生于1990年的王国志是位“棚二代”。

“棚二代”何许人也?设施农业是延安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安塞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已发展成为陕北设施蔬果种植第一大县区,种植面积近7万亩,产值超过11亿元。过去30年,无数“棚一代”用他们日复一日的奋斗,把孩子们从农村送进了城市。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环境持续改善,我们这些被‘棚一代’父母送进城的孩子,越来越多地回到农村,从父辈手中接过了‘种大棚’的接力棒,用勤劳、智慧和科技种大棚,做新时代农民。”王国志说,大家都亲切地管他们叫“棚二代”。

王国志是“棚二代”,却不是一开始就种大棚。

王国志说,走出学校后,他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谋生,收入不稳定,还顾不上家里,特别缺乏成就感。与此同时,他的“棚一代”父亲、安塞区坪桥镇西洼界村种植大棚西小瓜的“老手”王占祥,他在老家的种大棚事业却越干越顺手,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美。

“这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发展,种大棚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娃娃年轻,又有学识有胆识,回村发展大棚产业错不了。”王占祥寻思。

“年轻人,得敏锐地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性机遇。”王国志想着。

父子俩一拍即合。2021年,王国志回村。一家人拿出全部积蓄,在西洼界村投资120多万元,流转土地80余亩,建起17座新型日光温室大棚,集中精力发展大棚种植事业。

“说实话,120多万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但是我有信心,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党和政府肯定大力支持。”王国志说,在建棚的过程中,政府给了他极大帮助,不仅解决了水电路的难题,还给棚上安装了全部配套设施。“有好政策扶持,我一定得把‘种大棚’这份事业干好了,把‘棚二代’这个身份守牢了。”王国志坚定地说。

华丽转身,王国志从打工仔变成了大棚蔬果种植大户。作为新时代职业农民,他谋得更加长远,誓要在黄土地上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创业之路。

“种大棚是个细致活儿,不管从选种、育苗,还是浇水、施肥等等,每个环节都要讲科学、讲技术,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直接影响收益。”王国志说,创业之初,他就长期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了设施农业专业技术指导员驻地指导。

这一年的王国志,每天都扎在大棚里忙活,浇水、控温、掐蔓、摘果、检查病虫害等等,忙得脚不离地,技术上也不愁,有专业技术员随时随地指导。

“因为还在创业初期,目前基地以种植蔬果为主。”王国志说,“做新型农民,得学习,得不断提升自身科技素质。等技术成熟一些,我还要扩大规模,拓展育苗产业,努力把基地建成一个客户高度认可的蔬果基地、种植户完全放心的育苗基地,带领更多乡亲一起把种大棚事业做得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烂泥沟变成“聚宝盆” 记者 刘彦

黄瓜丰收了,农民笑开颜“我的西红柿再有半个月就能上市了,我每天需要观察它的长势,确保上市时又大又红。”安塞区杜庄村观庙...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