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抗疫一线,儿子来电的“暖心一刻” 记者杜音樵

延安日报 2022-01-10 09:34 大字

“爸爸,我在大妈家一直好好看书学习,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来接我?”

“妈妈,我都10多天没见你跟爸爸了,我好想你们啊!”

“爸爸妈妈,大妈今天还夸我作业写得又快正确率又高,你们高兴吗?”

……

深夜,睡在床上的任方一遍遍回想着这些天儿子在电话里对他们的问候和牵挂。2021年12月23日上午,作为延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任方临时接到通知去延安宾馆帮忙。同一时间,在安塞区妇幼保健院工作的妻子高文也收到单位通知,去支援宝塔区核酸检测工作。

停课在家的儿子怎么办?和妻子简单商量后,任方只能让姐夫把儿子接去他们家。谁知道第二天,在现代妇科医院工作的姐姐任莉也被紧急抽调到一线隔离酒店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任方的儿子和姐姐的儿子又被转送去了大哥家,就这样,大哥大嫂成了这抗疫一线家庭的后勤保障人员,4个孩子也在任方的大哥家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模式。

在支援医务人员酒店里,任方每天的工作是物资接收与发放,医务人员采样点工作对接,核酸标本转运,医废垃圾处理,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等。这份工作虽机械枯燥,但任方却不敢有半点懈怠。

“爸爸,我觉得这些被隔离在酒店里的人们心里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人更大,你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和问候。”“臭小子,没想到啊,你这小心思还挺细腻。”

“放松,头抬高一点,嘴巴说,啊……”另一边,身穿防护服的高文弓着腰,将一根无菌长棉签伸进检测者的口中转了几圈,然后麻利地将棉签顶端折断在装有细胞保存液的采样管里。

这些天,高文辗转去过延安数个乡镇街道办,一天最多采集了1183个样本。

采集咽拭子样本时,要用无菌拭子在被采集人双咽侧扁桃体及咽后壁反复擦拭,然后留取标本。采集时,采集群众有时会发生咳嗽、打喷嚏,甚至呕吐的现象,随之喷出的飞沫喷溅在采集人员的面罩上,如果防护不到位,感染的风险特别高。

“妈妈,你在外面冷不冷啊,吃得好不好?能喝水吗?”“妈妈,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呀!”“妈妈,口罩戴好,防护面罩也要注意别移位哦。”……

每天晚上跟儿子的通话时间,成了任方和高文的“暖心一刻”。电话那头来自儿子的询问和叮嘱总会使高文和任方湿了眼眶。“才上小学的孩子就已经懂得关心父母,这次疫情也让他成长了不少。”高文心里满是欣慰。

“爸爸妈妈,我在大妈家很听话,每天吃得好、玩得好,你们不用担心我。”儿子的懂事让任方和高文一家的“大后方”更加坚实牢固,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的坚守在一线,与众多抗疫工作人员一起,努力着、奋斗着。

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还有很多像任方和高文一样的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干部、退役老兵……他们用自己的付出,为全市人民筑起了一道道铿锵有力、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全力守护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闻推荐

王存仁:大山深处的守护人

红黄相接,层林尽染,金黄的树叶铺满了院落。每天清晨太阳刚冒头,王存仁拾起扫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刷刷,刷刷的声音,在寂静的山...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