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教育从“心”开始 记者 刘彦

延安日报 2021-12-04 11:09 大字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推行,基础教育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双减”政策实施大半个学期以来,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记者走进安塞区各中小学实地进行了走访调查。

学生:我很喜欢现在的学习方式

“再也没有写不完的作业了!”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不少学生的直观感受。

下午4点半左右,记者走进延安保小红军小学看到,各年级学生正在老师精心指导下,享受着精准化、精细化的“课后服务”。教学楼里,学生们专心地写作业、阅读、绘画、做科学实验……操场上,安塞腰鼓、足球、篮球、田径等社团训练严肃活泼、丰富多彩。

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安塞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中小学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作业量与作业难度实行分层要求、梯度设置,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老师布置的作业题量虽然减少了,但是每道题都是根据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的,延时课上写作业,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向老师请教,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了。我很喜欢现在的学习方式。”延安保小红军小学四年级学生张玉说。

安塞区是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五张名片”蜚声中外,享誉世界。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安塞区积极倡导“五育并举”,大力推行民间艺术“五进课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双减”政策落地后,安塞区立足区域文化艺术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和学校设施设备优势,各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打破班级限制,全面开展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曲艺、篮球、足球、书法、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缓解学业压力,挖掘天赋潜能,培养综合素质。

刘子涵是安塞区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她告诉记者,作为安塞人,她一直觉得安塞农民画斑斓诡谲,特别有意思,老早就想学,但是从小学到初中课业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学。“现在我每周都可以在学校社团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农民画,一看到那些明艳的色彩,一整个周的紧张瞬间就放松了。”刘子涵开心地说,这种“减”了负担“涨”兴趣、课业与爱好松紧相持互动共进的学习模式,让她每天都对校园生活充满向往。

家长:在孩子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5点半,安塞区第一小学学生李雨彤开心地走出校门,李雨彤的妈妈轻快地迎了上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孩子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李妈妈告诉记者,雨彤今年五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作为家长,她一开始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心情挺复杂的。

“既想让孩子快乐学习,又担心‘双减’之下孩子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李妈妈说,以前因为担心孩子在课堂上不认真写作业,放学后她又在家里给雨彤做课后辅导,“彤彤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想让她多完成一些练习册,常常是晚上10点多了,孩子还在听我的咆哮吼叫。”李妈妈眼中、话里满是心疼。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安塞区各中小学积极减少学生校内作业负担,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严禁各校各班私自购买练习册、试卷等教辅资料,不得组织周考、月考、期中考,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末考试,考试结果不在班级、年级进行排名、公布,全面减轻学生作业、考试负担。

针对和李雨彤妈妈一样的广大家长的担心,安塞全区各中小学精心安排教师在学校延时课上为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共性、个性问题,指导学生复习、预习、课外阅读和完成课后作业等,实现了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家庭作业。同时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提倡教师进行面批,及时做好作业反馈、讲解、答疑,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切实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双减’政策实行后,我常常问自己,究竟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双减’是否能真正平衡孩子充分学习和快乐成长之间的矛盾?”李雨彤妈妈说,经过持续观察,她发现,因为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孩子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得到了放松,学习效率更高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读喜欢的书、参加爱好的体育锻炼等等,睡觉的时间也更充足,孩子整个身心都松快了。

“彤彤现在特别爱笑。”李妈妈说,“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让她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都在用“心”开展教育工作,用“心”教育培养学生。

老师:真正做到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学校作业布置的少了,考试也少了,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玩了,但是未来他们还要参加中考、高考,实在是担心这帮孩子们“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是不少学生家长的担忧。

面对家长的质疑和担忧,安塞区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贺翠玲这样说,“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为教师,大家首先从高质量的教案入手,提升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重难点,在辅导中强化学习内容,在延时课堂里因材施教布置一些易错题、巩固练习题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课业学习。

“通过这几个月的实践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以前相比,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一些。”贺翠玲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各年级组的老师们经常在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布置适量、高效的作业?”等问题,学生们都能很快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课堂专注度大大提升。“老师们放学后也不用再抱着手机查看学生作业,家长还可以利用放学时间和孩子一起做户外运动、阅读课外书、做家务等,从校到家,真正做到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贺翠玲说。

“双减”之下,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家欢欢的自制力不是很好,上课小动作多,老师也多次和我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延安保小红军小学五年级学生欢欢的妈妈说,因为学校没有组织统一考试,她在家里给孩子安排简单测试,孩子的成绩比起以前下降很多。“每天放学回来,我希望孩子再完成一些练习,每每这个时候,孩子都会用‘老师没有布置\‘’学校里都已经完成了’等理由搪塞我。”欢欢妈妈说,看着孩子每天回来只知道玩,她的心里很不踏实。

童蒙养正,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在“双减”政策之下,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更高效率、更加科学的学习习惯呢?

“‘双减’政策的实施,虽然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但是学校在课堂高效率、高质量上下了功夫,在‘课后服务’中也科学地引导学生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掌握自主高效的学习方法,自觉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提升学习效果。”欢欢的老师表示,孩子的好习惯养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在老师在学校积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家长在家里有必要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育锻炼,多与孩子一起进行课余阅读、文艺活动,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与老师一起用“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这条团圆路,他们走了27年

吉海哽咽着给母亲李红艳擦泪?家乡人分列街道两侧欢迎吉海回家?吉浪一家在高速路口等待吉海?办案人员给...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