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营村 以“鼓”做起产业兴

陕西农村报 2020-04-24 05:46 大字

?腰鼓培训班的成员正在打腰鼓。

杨磊 文/图

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冯家营村文化底蕴深厚。全村有腰鼓手246名、剪纸和农民画能手16名、曲艺表演者6名,被誉为安塞的“腰鼓专业村”。

4月14日,冯家营村广场鼓乐声声,乡亲们正在打腰鼓。经了解,他们是2020年第一期腰鼓培训班的学员。据培训中心负责人曹玉宝介绍,今年首批学员有66人,其中4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年龄在18~40岁之间。截至目前,该培训中心培训学员5000余人。

家住沿河湾镇石窑沟村的贾霞是培训班中的一员。“平时在家带孩子,今年我报了这个培训班。”她说,作为安塞人就要学会打腰鼓。

2018年3月,安塞区依托冯家营村民俗文化资源,投资1800万元打造“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以下简称文化村)。同年5月25日,文化村一期完工并投入运营。截至目前,接待游客238.7万人次。

今年63岁的米良成因为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无法外出打工,生活一度拮据,被识别为贫困户。2018年7月,他在文化村景区当保安,每月能挣1800元。同时,他把区上发放的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黄土风情文化旅游公司,每年保底分红2000元。有了固定的收入,米良成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还可以照顾妻子,多好的事。”说起文化村的建设,米良成感慨颇深。

近两年,冯家营村按照“文化输出、游客输入”的思路,把文化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该村为贫困户提供长期劳务岗位和临时性、季节性岗位,保证贫困户“户均有岗位”,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稳定脱贫。

文化村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农家乐、民宿的发展。“去年5月,我在自家窑洞的基础上加盖了露天彩钢棚,建起第一个‘腰鼓村农家乐’。”村民王海东说,去年他的农家乐盈利12万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家乐还在停业中。这几天,他计划将院子卫生打扫一遍,准备营业。

行走在冯家营村,村民住所依山而建,村庄巷道红砖铺就。“如今的冯家营村环境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老百姓的精气神足了!”安塞区融媒体副主任马志青自豪地说,冯家营人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

近年来,安塞区打造出冯家营、南沟、西营3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村,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路子。

新闻推荐

一河清水送延安 安塞“河长制”的探索实践

□记者陈雪“通过河水治理和土地流转相结合,土质变好了,河水变清了,还吸引来了企业项目。”3月23日,在杏子河枣湾段,该河段河...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