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需要,他们“救”在身边 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救援纪实
●队员正在搬运物资
通讯员 马志青 本报记者 杜子龙 乔建虎
圣地花开,英雄凯旋!4月2日中午12时,在圆满完成33天驰援武汉抗疫任务后,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平安返回安塞。
“一个月前,你们主动请缨,奔赴湖北抗疫一线,传递的是陕西人民、陕北人民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体现的是安塞人民的家国情怀,你们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也是安塞人民的自豪和骄傲。”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满怀深情地说。
身先士卒冲锋在抗疫一线、毅然决然救起落水群众、义无反顾冲进抗洪抢险洪流中、传承善举无私救助困难人员……多年来,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用实际行动弘扬了“雷锋精神”,谱写了新时代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青春赞歌。
“只要有需要,我们‘救’在身边!”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
“安塞区居民今晚11点记得关窗!区城管执法局同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将利用抑尘车在主城区集中喷洒消毒剂。”2月7日,这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开来。
新冠肺炎疫情伊始,身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队长的韩彦龙立即组织41名队员,在安塞区11个检疫点协助公安、医疗等部门开展疫情排查,对主次干道及所有乡镇街道进行喷洒消毒,筹资调运捐赠区红十字会酒精800斤、消毒原液1000斤、护目镜50副、一次性手套200双、口罩500个。
看到安塞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救援大队开始计划驰援武汉。2月28日,经安塞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大队精心挑选12名队员,携带募捐到的2000个医用口罩、300公斤医用酒精、400公斤消毒液、30副护目镜、30副防护服、300双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急速增援武汉。
“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召唤,我们不退缩。”3月19日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2点,队员们负责对入境的泰国华侨人员排查。为不耽误工作和节约防护服,他们坚持不喝水。当排查结束、脱下防护服时,他们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仅仅休息了5个小时,队员们又出现在了工作现场。当地工作人员劝他们回去休息,他们却坚定地说:“我们来武汉,不是为了休息,而是来‘战斗’的。”
武汉光谷现代服务业园综合党委书记刘励力感慨地说:“救援大队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延安人民对延安精神的传承与践行,我为延安人民点赞!”
驰援武汉33天,雷霆应急救援大队积极参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消毒、人员排查、出入登记以及物资运输和武汉光谷现代服务业园的物资接收、发放、登记、搬运、出入境人员排查,协助企业复工复产等。一个月来,救援大队共搬运、发放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900余吨,消毒杀菌面积累计4万多平方米,排查小区居民约1000多户。泡面、盒饭是他们的家常便饭,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只想着争分夺秒战疫情。
“危难时刻,更彰显‘雷霆’本色!”
2016年8月15日晚,一场强降雨袭击了安塞区杨圪崂村,山洪冲毁了303省道,将正在行驶的5辆汽车冲下河槽。救援大队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30名队员参加应急救援任务,现场搜寻遇难者遗体3具,解救被困车辆2辆,解救被困群众15人。
“那么多人处在危险中,我们没有理由不伸出援手。”当被问起救人事迹时,救援人员表示,“每当我看到被困者对生命渴望的眼神,就会觉得救援行动很有意义。”
2017年7月23日,看到榆林市发生暴雨洪灾,大队立即组织12人参加救援,协助撤离疏散群众300余人,抢救群众贵重物资不计其数。7月26日又组织20人转战子洲、绥德等特大洪灾区救援,帮助群众500余人撤离,联系救灾物资6车。2017年8月9日,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大队组织5名队员,参加九寨沟地震灾区救援工作,会同陕西省雷霆救援中心协助九寨沟县委、县政府紧急输送游客3000余人,协助指挥中心工作站,为受灾群众和游客发送给养。同时,他们还深入重灾区护送一批批救援物资。
在大灾大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面对群众的求援,他们也从不推脱。2019年4月16日,韩彦龙碰到两个60多岁操着外地口音的老人问路,一向热心肠的他打听之后得知两位老人从小就有一个“朝圣”的梦想——到革命圣地延安旅游。无奈他们两个都是农民,迫于生活条件限制,两人从北京出发骑自行车抵达延安。韩彦龙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自掏腰包为他们登记了宾馆,还免费当起了导游,利用三天时间带两位老人参观宝塔山、枣园、杨家岭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
两位老人对韩彦龙不住地感谢,他们感叹:“老区人民和当年的八路军一样,都是那么热情与善良。”
集资金送温暖、助学助困助残、保障群众安全……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只要有需要,我们就要全力帮助!”大队党支部书记高鹏飞说,“我们就是平凡人做了一些平凡事,其实没有什么好对别人说的。”
多年来,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努力践行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共参加了80余次救援行动,帮扶困难群众5次、困难家庭60户,参加大型安保任务60余次,逐渐成为安塞区极具影响力的民间救援队伍,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一致赞誉。大队先后荣获延安市“8·15”抗洪先进集体、陕西省雷霆应急救援中心“先进集体”、安塞区“爱心单位”等称号。
“再苦再难,也要坚守加入救援队的那一份初心!”
一点微光与另一点微光相遇,将会凝聚成驱散阴霾的光明,光明照进心里,化作温暖和希望。
要说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就不得不提韩彦龙。2016年5月,他和其他队员积极筹建,并于同年11月11日挂牌。作为一个非营利社会公益组织,大队主要从事生命救援、灾难救援、心理救援、贫困助学等公益性活动。
“为什么选择成为志愿者,组建救援队?”当记者问起韩彦龙组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的初衷时,韩彦龙微笑着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可能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每次我们帮助了别人,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们心里都非常感动,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意义。”大队党支部书记高鹏飞说。
危难时刻,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队员始终选择逆行。他们勇敢担当,不惧风险,冲向危险的地方。
“在抗疫一线,害怕吗?”记者问。
“说不害怕是假的。我把队员带到武汉抗疫,万一有什么事,我没办法给他们家里交代。但是,一想到自己和队员们的努力可以为抗疫作贡献,心中便有了力量。”韩彦龙回答道。
也有人会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疑惑:“每天吃苦受累、贴人又贴钱的,图啥呢?”
对此,韩彦龙表示:“成为志愿者,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做公益活动不图什么,只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大队也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我们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我个人还垫资了30多万元,但我觉得,再苦再难,也要坚守自己想要帮助别人的那份初心!”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救援,救援大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救援大队。他们中有党员、有农民、有个体户、有打工者、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坚信志愿服务没有年龄、性别、学历、职业之分,他们从点滴入手,主动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做着看似平凡却有意义的事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是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平时工作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他们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追求。
“这一路走来,有喜悦也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感动。我们开展救援服务不会止步,我们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努力换来大家的安宁。”韩彦龙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新闻推荐
●安塞区干部群众携手整治环境卫生本报记者刘小艳通讯员高冬妮“村里经常组织我们轮流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专人清运垃圾...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