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态带来百业兴 延安退耕还林工作纪实之三
本报记者 刘小艳 王垠山
金秋八月,圣地延安满目皆绿,产业兴旺,人民幸福。
从连续多年的卫星遥感图上,人们能清晰地看到,延安的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46%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沿着绿色植被出现的方向,延安地域版图基本被勾勒出来。
上世纪90年代末,延安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作,一场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自此开启。20年来,延安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077.5万亩,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也给延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山变绿了,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入黄泥沙量显著减少,产业结构明显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但见昔日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深刻转变。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延安农民以粮为主、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变,以苹果为主的种植业、现代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逐步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依靠主导产业,延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8年的10786元。
在“守”住生态中发展新产业
没有产业,农民难富;农民不富,生态难保。曾几何时,“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一块白羊肚手巾,一张沧桑的面孔”是延安群众真实的生活写照,萧索荒山、漫天风沙,成为红色圣地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
1999年至2006年,延安紧紧围绕山川秀美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力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养殖方式。1999年10月,延安市委、市政府总结吴起县经验,做出了《关于封山绿化舍饲养畜的决定》。2002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做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放牧的决定。2004年,市上出台《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产业结构由退耕前的传统放牧为主转变为规模舍饲养殖。2007年以来,全市逐步发展形成了牛、羊、猪、鸡、驴及特色养殖的多元产业结构,进入了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益增加的快速转型阶段,农民群众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在安塞区沿河湾镇高家峁村富丰养殖场内,有可容纳5000只湖羊的养殖基地,现在基地内养殖湖羊1600多只。据沿河湾镇副镇长魏飞现场介绍,2018年2月运营以来,沿河湾镇累计出售羊子2079只,实现销售收入282万元,纯收入106万元。
退耕还林后,延安先后在安塞、甘泉、宝塔等县区试行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技术获得成功,引发了种植理念的根本性转变。2001年,设施蔬菜作为退耕还林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产业,掀起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新高潮。2008年至2012年,延安市抢抓省上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政策机遇,建基地,扩规模,推动设施农业成为继苹果之后的又一致富产业。
从常年在外下苦力到回村种大棚,39岁的张院感觉好日子来了。他说:“去年种了一年大棚,纯收入就有六七万元。”张院所种的大棚,位于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村党支部书记杜丕万介绍,2017年,村上通过集中流转483亩荒地,改造后建成了106座山地五代大棚。
退耕还林工程极大地加快了延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由传统的广种薄收变成稳定增收。数据显示,延安市累计建成适度规模以上养殖场1.1万户,规模以上养殖场1640户。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7.1万亩,产量139万吨,实现产值38.6亿元。累计建成市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村310个、专业镇52个。
山林间齐奏“致富进行曲”
山上栽下摇钱树,林下变成聚宝盆。退耕还林后,延安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促进林业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目标。
洛川县土基镇黄连河村地处黄土高原川道峡谷地带,这里光照少、湿气重,不利于种植苹果这一洛川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黄连河村另辟蹊径,依托林区生态资源打造林下生态产业园,发展食用菌、禽鱼养殖、有机蔬菜种植、灵芝盆景工艺加工、干果经济林栽培种植等产业,形成了“林-菌-禽-渔”的综合性立体循环发展模式,并以农村“三变”改革为契机,先后吸纳25户群众以117亩土地经营权和35户贫困户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参与经营,吸收35户贫困户在公司务工创收,年人均增收1万余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在延安投资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生态建设项目,全市有80%以上的农民受益。截至2018年,退耕户户均获得补助3.9万元,人均9038元。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延安市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和治沟造地、普及良种和增产技术等措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全市粮食产量近十多年都稳定在70万吨以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以花椒、核桃、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面积达244.5万亩,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80万亩,林下经济年收入8.1亿元。
站在安塞区雷坪塔村的张莲莲家门前远眺,绿树成林,葱葱郁郁。30多年的种树岁月,让张莲莲穿坏了两三百双鞋,用坏了100多把镢头,她和丈夫一起种下了2000多亩树林,栽成了20多万棵树木。如今,张莲莲一家依靠繁茂的林木发展生态养鸡等产业,过着富足的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一定会过上好光景。”张莲莲说。
大山里形成生态经济产业链
在延安,除退耕还林工程以外,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二期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五期工程也在持续推进。
“经营森林是林业人永恒的主业,天保工程实施20年来,桥山天然林得到全面保护,在稳定山体、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桥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曹旭平说,天保工程实施后,桥山国有林管理局的工作重心由采伐木材转向了天然林保护培育,森林的生态效能不断增强,每年仅生态效益价值就达4400万元。
随着植被增加,延安生态逐年恢复,山绿了、水清了,野鸳鸯、环颈雉等许多候鸟回归了;原麝、黑鹳、金钱豹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近年又重现山林之间。退耕还林带来的“绿水青山”催生了“生态经济”。一个个青山环抱下的农家乐开门迎客,一座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景点渐成规模。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过去村民调侃说南沟有三难:出行难、娶婆姨难、村干部干事难。2015年,镇村干部想办法引进了本村外出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张维斌回村投资,将全村2.25万亩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山林地等闲置低效土地统一流转,全面启动建设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自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被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延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2017年底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
无独有偶,在吴起县东南部也有一个南沟村,是吴起县退耕还林先行村、示范村。该村以南沟水库为依托,抓住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打造集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文化体验、森林康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村,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业态多元、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新路,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613元。
20年深植绿色,20年开拓创新,延安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更多的老百姓从乡村走向城市,城镇化率达62.31%。
新闻推荐
8月14日,“春风拂面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采访团走进安塞区招安镇龙石头村。村子里干净整洁的路面,...
安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