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昔日贫困户 如今村主任

陕西农村报 2019-09-02 08:19 大字

?张忠(右一)在果园给村民讲授苹果树管护技术。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郝利萍 文/图

“我时刻践行竞选时的诺言,带领乡亲们积极发展苹果产业,努力让大家发家致富。”8月11日,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主任张忠对记者说。

从昔日的贫困户到如今的村主任,村民推荐张忠为南沟村的道德模范,称赞他是一位孝敬长辈、踏实肯干的好后生。

张忠12岁时,父亲因为修建窑洞意外去世,留下年老体弱的奶奶、伤心欲绝的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年幼的妹妹。父亲去世后,一家人的生活还得继续,张忠辍学了,他回到家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母亲干活,照顾家人。15岁时,张忠踏上了出门打工的艰辛路。

这期间,他干过厨师,开过出租车,也打过零工。后来,张忠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本以为要迎来新生活了,可天有不测风云,妻子生完孩子后患上慢性肾炎,需要长期治疗,这使得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几年下来,一家人的生活勉强维持在温饱线上。权衡考虑之后,张忠决定把小家迁回大家,这样既能照顾家人,还能让妻子得到更好的修养。回到南沟村后,在村委会的评议下,张忠家被定为贫困户。

南沟村的主导产业是苹果,张忠在外打工的几年里认识到发展长效产业的重要性。回到家中,他先将自己的12亩果园进行修整,后来又将弟弟的16亩果园一并接管。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果树很快挂果了。有了苹果产业后的张忠,在村委会的推荐下,来到南沟景区务工,当上了车队司机,每月2600元的工资让全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生活一步步好转了,张忠的干劲更足了。

开车期间,张忠勤快能吃苦,从不喊累,空闲时间管理果园,就近务工挣钱,像一个陀螺似的不知疲倦。他的勤劳肯干得到了景区领导的肯定,很快升任为公司车队队长,工资也涨到每月3500元。除了务工收入,还有土地流转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低保金等各项帮扶资金,张忠的家庭经济有了较大改观,率先在全村脱了贫。

2018年5月,南沟村村委会换届,脱贫致富的张忠以471票高票当选为村主任。“我脱贫了,还要带着乡亲们脱贫。”当选后,他积极协调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改变村容村貌,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以前,老百姓对种植果树认识不够,认为果树收益少还费力,在果园的种植和管理上疲于应付。张忠当选村主任后,狠抓苹果产业发展,挨家挨户和村民沟通,给他们讲解种植苹果的好处和市场行情,并通过与区果业局积极协调,带领村民到外地观摩学习。

经过张忠的带动与劝说,村民开始精心管理果园,现已建成标准果园442亩。为了让村里的果园更好地发展,张忠多次跑区、镇相关单位,通过积极协调,为梨树沟村组治沟造地300亩,整修水泥路面6.1公里,协调贫困户养牛20余头、养羊400余只,为村里脱贫致富打下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真情讲述农村妇女张莲莲38年植树造林故事 我报记者刘卓在“家国情怀”全国演讲比赛中获优秀奖

本报讯(记者李瑞)“作为一名记者,我有责任报道和宣讲好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让这些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把延安建设得更加美丽和...

安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